去哪儿旅游火车·悦读_坐上这条高铁,我想起了李白_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50
导读

当我问他为何舍近求远,从西安上车时,他说,从宝成线回家,快车也得8个小时,而从宝鸡乘高铁到西安1个小时,再换乘高铁到广元2个小时,这样一来,3个小时就能到家了。从长安翻越秦岭到汉中,共有四条栈道,这条古道是最…

我之所以称这条高铁为新蜀道,是因为从蜀道的漫长历史来看,从古代的栈道、碥道,到现代的公路、铁路,再到而今的高速铁路、高速动车,这种出行方式的改变是划时代的。

去年初春的一天,我乘D1917次动车前往成都。这次去四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看西成高铁这条新蜀道。

我之所以称这条高铁为新蜀道,是因为从蜀道的漫长历史来看,古代的栈道、碥道,到现代的公路、铁路,再到而今的高速铁路、高速动车,这种出行方式的改变是划时代的。

上午9点整,当这列高速动车组从西安北站始发的时候,关中大地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平原上的高铁几乎都是架在空中的。随着窗外的原野、村舍和树木越来越快地向后退去,我就知道,这匹有着“黄金眼”的骏马已经在加速奔驰了。

我的座位旁是个中年男人。他是广元人,在宝鸡工作。当我问他为何舍近求远,从西安上车时,他说,从宝成线回家,快车也得8个小时,而从宝鸡乘高铁到西安1个小时,再换乘高铁到广元2个小时,这样一来,3个小时就能到家了。

似乎还没有说几句话,忽然,时空像是做了一种梦幻般的切换。这趟列车像归巢的鸟儿一样钻进了隧道。我们也似乎从白天进入到了黑夜。

我知道,这条高铁基本是沿着傥骆古道的走向修建的。从长安翻越秦岭到汉中,共有四条栈道,这条古道是最艰险的,也是最便捷的。

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的: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说的就是傥骆道。

多年前,我曾试图穿越这条“鸟道”,但爬到一个叫厚畛子的地方,就折身而返了。那秦岭第一主峰的太白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我又怎能攀援得上去呢?

但今天不同了, 中国人已掌握了长大隧道的钻探技术,这是“天堑”变“通途”的根本所在。在这次来之前,我曾查阅过有关资料。陕西段穿越秦岭的这段高铁,隧道长度占94%,超过10公里的隧道就有七座,而且都深埋在1000米的地下。这是一段长达134公里的“地下长廊”,也是一种人间奇迹。

可能是由于隧道与隧道之间的间距太小了,而动车又以250公里的时速瞬间出进的缘故,那种压差的不断切换,让我的耳膜微微有些鼓胀和颤动。但我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注意的是隧道两壁上的照明灯。 那像流萤一样闪烁,那像流星一样飞逝的灯带,让我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正当我这样感觉着的时候,忽然,这动车像脱兔一样从黑暗中跳将出来。我知道,轻车已过万重山,列车已奔驰在汉中平原上了。

汉中与古代交通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里是“凿空”西域的张骞的故乡,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地方,也是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地方。无论是北栈之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还是南栈之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阴平道,都在汉中交集交汇。

我曾探访过褒斜古道,那是“一笑值千金”的褒姒入周曾经走过的道路。那里有中国最早的石门隧道,虽然那火焚水激的“石门”,仅仅只是一段16米长的明洞,但在中国隧道史上却是开先河者。这里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遗存,“石门十三品”是其最著名者。但就是这样一个古代交通的关键枢纽,却迟至1937年才有了公路,1971年才通了火车。

那时,西康铁路还没有开通(西康铁路2013年开通),从汉中到西安,要先经过阳安铁路,再经过宝成铁路,又经过陇海铁路,绕了一个大圈,要坐一晚上的火车。而这条 新蜀道的开通,却使汉中到西安的车程骤然变得只有一个小时了。

汉中是个盆地,四周都是山。大巴山在汉中的南面。“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的就是大巴山。

西成高铁入蜀的这条线路,是沿着金牛古道而去的。这条古道的开凿始于春秋战国,而且是以“石牛类金”的故事而有名的。传说归传说,但那五丁力士斩山填谷,然后让天梯石栈相钩连的悲壮精神,还是让人为之感动的。

从汉中到广元、到江油,这段高铁之旅穿越大巴山,同样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的。那些接踵而来的隧道都是万米之长大。列车从一个隧道进出另一个隧道,犹如白驹过隙。那一闪而过的恍惚,让窗外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在这似乎有些单调和沉闷的旅途中,那个漂亮的“动姐”又来添水了。我让她把水杯倒满,放在了窗沿上。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车厢里许多旅客都是将矿泉水瓶倒立着。那是一种平稳度的体验。像许多旅客一样,我也掏出手机,给一个老同学打电话了。

他是个火车司机,原来是跑宝成线的,现在已经退休了。我们聊到了“西成”,也聊到了“宝成”。他说,他跑车的时候,最害怕跑宝成线,最害怕翻越秦岭。33‰的坡度,300米的曲线半径,三层铁路在那里叠加。上坡的时候,是两台机车前拉后推着列车,而且要盘旋着转圈而上。特别是从杨家湾到观音山、青石岩那一段,有三个马蹄形和一个“8”字形的迂回展线;下坡的时候,又必须把车闸控制好。闸瓦紧抱着轮毂,一路上火花四溅。他说,宝成铁路在大巴山那一段,也玄乎得很。一边是悬崖峭壁,半棚洞;一边是嘉陵江,往复跨越。山上有落石,一到雨季水涨起来,又有泥石流漫道,整天都是提心吊胆……

我与这位同学的通话结束了。水杯的水纹丝不动。手机的信号还是满格的。那个中年男人要下车了。他笑着对我说,高铁真好,像风一样快,千里蜀道一日还,这就是新时代!

列车在广元有三分钟的停站,这也是这趟列车的唯一停站。广元也是古代蜀道的一个枢纽。南栈的金牛道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遗迹。这个古时称作利州的川北重镇,如今也是宝成铁路、万广铁路、兰渝铁路、西成铁路的交汇点。这里也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乡。那个态丰仪美的14岁的武媚娘,也是从这条古道被招入长安的。一个女皇,一座皇泽寺,让这座千年古城享有了无上的荣光。

在月台上散步的时候,不知为何,我想到了一首名之《荣耀》的歌。那里面的歌词是我喜欢的,也很适合这座城市,很适合那些新蜀道的开拓者。“汗水凝结成时光的胶囊,独自在这命运里拓荒。做自己荣耀的骑士,勇敢地追逐梦想的太阳”。我知道,在这条新蜀道建设的五个春秋中,那些英雄的人们是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在大山的腹地掘进施工的,岩爆随时都可能发生。我在想,那五个春秋中的地底隧道的灯火,以及那光炫在这条高铁上的流荧流星,其闪烁的不正是那些建设者的智慧、牺牲和光荣吗?

开车的铃声响了。这趟动车又在贴地飞行。越过白龙江,越过张公岭,越过剑门关,越过黄家梁,越过金家岩,越过江油城。如梦如幻,如风如电。什么“剑阁峥嵘而崔嵬”“畏途巉岩不可攀”,什么“连峰去天不盈尺”“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的这些诗句,因了这条新蜀道的开通,都已成为了昨日黄花。俱往矣。 今日蜀道俱开颜。那种“危乎高哉”的感叹已一去不复返了。

江油是李白的故乡。车过江油,天地一片开阔。这个有都江堰水利的“天府之国”,遍地盛开着金灿烂的油菜花。

哦,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千里蜀道,十万大山,这3小时28分的行程,让我恍若隔世。在这种梦幻般的穿越之后, 我又想到了李白那句妇孺皆知的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这位诗仙的这句诗是应该改改了。蜀道易,易于履平地。难道不是吗?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

西安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携手呈现

文字:孙天才

图片:唐振江 刘翔

配音:赵建安

编辑:苏凡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