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贵阳“十三五”期间1209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全部完成。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实施意见》《贵阳市开展“共筑行动”推进搬迁群众融和发展实施方案》等,以“共筑行动”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难题,确立了“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安置点、科级干部包楼栋单元、结对党员包户”的工作机制,构建党员干部、社会爱心力量与搬迁群众长期结对的帮扶机制。
全市5435名党员结对帮扶3004户搬迁群众,实现了全覆盖,结对党员每月不定期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协调解决搬迁群众就医、上学和社会保障转移接续等困难,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安置地生活。
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贵阳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工作,采取在安置点设立就业服务中心、举办易地扶贫专场招聘会、引进扶贫车间、开拓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了搬迁群众充分就业,增加了搬迁群众收入。
其中,开阳县专门引进了贵州开阳金宏利鞋业有限公司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景成小区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重点促进留守劳动力居家就业。金宏利公司有工人4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为贫困户。
通过一系列措施,目前,搬迁群众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下一步,贵阳将围绕“人和、家富、业兴”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共筑行动”,结对党员每月定期上门走访搬迁户,解决好搬迁群众揪心事、操心事和烦心事;大力开展“志、智”双扶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技能培训,每个安置点都将建设1个以上扶贫车间,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制定市级星级安置点评选标准,以点带面,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樊成琼)
(责编:邓庆雨、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