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_女人可以老,但不可以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74
导读

在他们眼中,陈冲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她做了大多数人都不敢做的、无法企及的事情。 她回忆起拿百花奖走上台时,自己连眼泪都没掉:「傻不拉几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演了个角色,都不懂怎么突然就成了一个演员…

《误杀》口碑爆了。

这是 if 姐最近刷朋友圈、社交媒体最直观的感受。

作为 2019 年的影坛黑马,《误杀》目前票房已经破 9 亿,豆瓣评分 7.6(电影还没下映,姐不给大家剧透,放心)。

作为一部被四度翻拍的电影,中国版这一次的改编创作,几乎刷新了近几年“翻拍电影”的历史。网友直呼,「这就是今年最有劲儿的电影了」。

if 姐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就是,58 岁的陈冲以超 A 女警形象亮相(感受下这强大气场)。

她饰演的反派警察局局长拉韫,强势且精明,在得知儿子失踪后,迅速锁定肖央饰演的男主一家,对峙时压迫性的 #陈冲眼神# ,还冲上了热搜。

审问这对夫妇时,她强忍情绪,依然用警官惯有的凌厉问他们,「我儿子在哪里?」

同时,她也将拉韫的兽性母爱演绎得淋漓尽致,因迫切寻找儿子而情绪失控,嘶吼审问小女孩 。

大雨中刨墓地找儿子尸首,其爆发性的情感,越到后期越强烈。在一身警服造型的加持下,不怒自威,堪称魔王般的存在。

超高演技也收获无数好评,有观众这么评价:每一根汗毛都在演戏。

不过,比起早就被认证的演技,陈冲更迷人的地方则在于她的人格魅力 ——

她活得天真但不无知,对于人生有着清醒认识和判断。

老不可怕

可怕的是朽

陈冲实在是个特别的女人,年轻的时候是漂亮,老了又有了魅力。

在很多人眼里,岁月仿佛就是残酷的代名词。但她从没有把“变老”变成一种负担,也从来不跟自己的年龄较劲。

在去年的《鲁豫有约一日行》中,陈冲被问及年龄问题。她坦言自己毫无顾虑,因为「老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朽,是思想的固化,对理想的放弃」。

许知远也曾问过陈冲岁月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结果被陈冲反问:「岁月就意味着岁月,岁月还能意味什么啊?」

如今的陈冲已经足够坦然。她认为「 岁月是可炫耀的东西。我经历与战胜了那么多的痛楚,这是一个多么可吹嘘的事情啊。」

在她看来, 变老而不朽的方法,就是坚持保持自己的那份「天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 《十三邀》中,她和许知远聊贝托鲁奇,文学电影, 说自己信奉英雄,信奉理想化的人格,人一定有所舍弃,才能称之为英雄。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热爱里管中窥豹,看到一个人内心的追求、襟怀与境界。

而陈冲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在《十三邀》节目里,许知远拿着一本 1989 年的老杂志,来到北京一家夜店。

1989 年《大众电影》封面图

几位年轻人一眼认出:「陈冲啊,我很喜欢。」

在继续聊陈冲的时候,「大胆」、「独立」、「做自己」等词汇被频繁使用。

在他们眼中,陈冲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她做了大多数人都不敢做的、无法企及的事情。

58 岁的陈冲,成了当下年轻人的新偶像。

天真的人生看似轻盈

背后的「挣扎」却更动人

陈冲的人生,看似自由轻盈,但背后的「挣扎」鲜有人知。

从国内的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到在美国餐馆打工妹;从没有台词的小配角到奥斯卡颁奖人,那些年的酸甜苦辣,在陈冲看来,能装上好几箱。

14 岁涉足电影行业,15 岁拍《青春》崭露头角,18 岁就凭《小花》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 不夸张地说,她就是当年的“流量小花”。

陈冲在电影《小花》中饰演小花

19 岁的她因这部戏拿下了当年的百花影后,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百花影后。

图 左:陈冲;图 右:刘晓庆,双美站在一起真是回忆杀啊!

对于自己年少成名,她只有两个字形容:运气。

她回忆起拿百花奖走上台时,自己连眼泪都没掉:「傻不拉几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演了个角色,都不懂怎么突然就成了一个演员。」

的确,她天真努力且幸运,这或许是拥有一个成功开端的必要元素。

但若只把陈冲的成功归功于天真或是幸运,那未免太「爽文」了一点。

最关键的还在于, 陈冲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虽然巨大的名利短时间全部聚在这个年轻女孩身上,让她无所适从。

但她清楚,成功带来的荣誉只是给自己镀金,只有内心充实,灵魂独立,才是真正的成功。

于是,20 岁的她果断地切割与电影的联系,到纽约大学读书。

陈冲出国前

在异国他乡,从此一切靠自己。陈冲真正面对的,是自我的成长。

和以前充满鲜花和掌声的生活截然不同,没人知道她是大洋彼岸备受瞩目的影后。

陈冲

为了凑足每个月的饭钱和房租,陈冲去给有钱人家当保姆,去餐厅当服务员,干些端盘子、洗碗的粗活。

谋生的艰难还在其次,更大的冲击来自于价值观的重新洗牌。

全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一下子把陈冲打回原形, 她像三岁小女孩一样,懵懂地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她从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决定,「我最常对自己说的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真管用,我挺过来了。」

如果没有出国,没有后来的一系列波折,陈冲会是什么样?

在她出走后的几十年里,这是被问过最多的问题。

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优渥的家庭背景,年少成名,且对电影实有天赋,想必能成为同代女星中最亮眼的一位。

生活就像开弓不回头的箭。对于陈冲而言,这不难回答:「那肯定有另外的挣扎,人就是在挣扎当中度过这一生的。」

没有在挣扎中无数次地将自己连根拔起、拆解、重建,就没有现在的陈冲。

不重复自己

不为自己设限

无疑,陈冲热爱电影。如果说,陈冲早期在国内,是阴差阳错地被电影选中。那么,到美国后,重拾演员之路则是她主动选择电影。

那个年代,在好莱坞,没人会认可一个从东方来的影后。

别说是主角,就连没有台词的龙套,对一个黄色面孔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容易获得的角色。

陈冲在好莱坞出演的第一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翰莫先生,你需要来些茶吗?”

哪怕是忽略不计的小角色,她仍然认认真真地完成。

后来,陈冲终于有机会出演主角的是《大班》中的美美——一个被出售、被奴役的女性。

陈冲饰演《大班》中的美美

她出色地呈现了女主人公凄惨的命运,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形容陈冲是中国的「伊丽莎白·泰勒」。

她本以为这是自己得到认可的开端,没想到几场带有负面属性的暴露戏让她在国内遭到极大舆论压力,「小花」变「脱星」成了热门新闻。

非议重重之际,《末代皇帝》为陈冲打开了上好局面。

《末代皇帝》中的陈冲

影片中,陈冲饰演的婉容画着浓妆,坐在宴会间边流泪边吃掉一朵朵白色鸢尾花的镜头,堪称影史经典。

《末代皇帝》中的陈冲

这部电影惊艳第 60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陈冲也红遍了好莱坞,更让她成为了首位登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华人女演员。

右一:陈冲当上了奥斯卡颁奖人

她也证明了一句话:任何的时来运转,都是无数努力的铺垫。

「能出演《末代皇帝》让我觉得,你所有付出的努力可能在当时没有一个机会,但只要你付出了,这一辈子当中一定是有用的,哪怕是所经受的绝望也是一种财富,这让我恢复了做演员的信心。」

其后,陈冲每一次对自己的挑战都充满了一种冒险。

而陈冲的优势在于,她对每一个选择都有判断与掌控的能力。

尤其对于角色的把控,陈冲是有自己的主见的,一旦认定是可以的,就会全力去演绎好它。

回国后,她凭借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意》两度摘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红玫瑰白与玫瑰》的导演关锦鹏说,「陈冲是个会演戏的女孩,连声音、肢体、一个手指头、一个眼睛、眉毛都会演戏。」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陈冲

她饰演的很多配角也深入人心:《色戒》中典型的上海女人易太太、《太阳照常升起》中浑身湿漉漉的林大夫……每一个出彩的角色,身上都带着陈冲特有的成熟气质。

许知远曾在《十三邀》里问,「哪个角色觉得特别难,特别有挑战性?」

陈冲的回复耿直又率真:「特别有挑战性的角色都是特别烂的角色,你怎么演才能让自己不无地自容啊。」

由于看到很多没有意义,缺乏艺术与人生价值的电影,陈冲决定自己当编剧、导演。

1997 年,她首次执导的电影《天浴》顺利摘得当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

当年的女主角李小璐还是婴儿肥

三年后,陈冲再次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她成为好莱坞第一位东方女导演,执导了自己的首部美国电影《纽约的秋天》。

陈冲执导《纽约的秋天》

不重复自己,不为自己设限,无论是对多种角色的尝试,还是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她都希望去尝试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如今,回忆起那段岁月,陈冲觉得,那些挣扎,「拓宽了我的地平线」。

她最骄傲的,不是那些奖项与荣光,而是没有成为人生战场上的逃兵。

她说过:「脱胎换骨肯定是有很多疼痛的,可是如果我没有走那些弯路的话,可能我也不是今天的我了。

因为你必须走过那么多的弯路,你才是你今天的样子,你对世界的这番理解才是你今天的理解。」

所以,当许知远拿着当年的照片,问她:「想对那时候的自己说什么?」

58 岁的陈冲看着 28 岁的陈冲,先是露出一丝心疼的表情,转而云淡风轻地说道:「都没事的啦!」

正是经历过了痛苦和挣扎,才有如今这般举重若轻。

成熟的天真

如今 58 岁的陈冲,饱尝痛苦与欢乐,既复杂又天真。

就像许知远说的,「我觉得你有一种洛丽塔的精神, 一种成熟的天真。」

这个评价简直不能再精确,不怕老而怕朽的陈冲,正是这样的一个老天真。

她的天真,不同于 20 岁的懵懂无知,而在于——

随着年龄愈长,她对自己与身处的时代皆有清醒的认识后,仍然 敢于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一生最重要和值得的作品就是自己,它不理想,它充满矛盾,它永远有待于完善,但是它是我们的一切。

我们不但要坚持自己,我们要拥抱我们身体、灵魂和头脑里所有不统一的自己,在雕塑天使的同时安抚恶魔。」

在于她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永远保持激情。

她相信人可以为了一种“没有实用性”的激情而奋斗,对她来说,这是生命创造力的来源。

所以,她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碰到喜欢的就一头扎进去,看似走得慢,但是步调跟随自己内心。

如果不是那些“没有实用性的激情”,陈冲也许会在经历了事业上那些高光时刻后,缓慢下行,在暮年回忆过往时,心有不甘。

所幸,20 岁那年勇敢的“出走”,注定了她的人生之路充满挣扎。但历经世事,从她的眼神里,还能看到一份赤心未泯的天真,这份纯粹很可贵!

if 姐曾在推文里写过好几次,也是陈冲最喜欢的一句话,在文章的最后,姐把它送给大家:

「人生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 罗曼·罗兰

为越活越天真的陈冲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