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鲁迅朋友圈里的一股清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83
导读

犀利起来连朋友都怼的鲁迅也有着难以忘却的人,金句频出的他更是为他们写下了字字泣血的诗文,这些人中除了记忆深处的刘和珍君外,还有一位,便是 柔石。 在 柔石名篇《二月》的结尾,知识青年萧涧秋失望的离开了本以…

(《致李秉中》,1925年 )

作为一位“硬核”作家,鲁迅从那个中学时代最害怕的人逐渐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梗王”, 一度掀起了万物皆可“鲁迅说”的迷之风潮。犀利起来连朋友都怼的鲁迅也有着难以忘却的人,金句频出的他更是为他们写下了字字泣血的诗文,这些人中除了记忆深处的刘和珍君外,还有一位,便是 柔石。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1931年,柔石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杀害,年仅29的他距离加入左联还不到一年。柔石的生命骤然停止于创作的巅峰时刻,他的死亡不仅令中国文坛痛失一位巨匠,喋血龙华更令亦师亦友的鲁迅感到心头重击。在这首悲愤的诗篇之外,鲁迅还在烈士牺牲一周年后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来缅怀旧友。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1931年2月, 得知柔石牺牲的消息后,鲁迅特意挑选了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战争》系列之一的《牺牲》,于同年9月刊登在左联刊物上作为纪念。

到上海去:从佛系青年到左联烈士

“他(萧涧秋)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 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 上海去了。”

——鲁迅(柔石作《二月》小引)

在 柔石名篇《二月》的结尾,知识青年萧涧秋失望的离开了本以为是“乌托邦”的芙蓉镇,在流言与情感的旋涡里,他选择了离开这片世外桃源前往上海。现实中,柔石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1928年6月,26岁的柔石离开家乡和教职,到上海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结识了鲁迅。自此,柔石开始进入多产期和成熟期,完成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中篇小说《三姊妹》《二月》,短篇集《疯人》《希望》,以及赢得国际声望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据统计,在短暂的创作生涯里,柔石发表创作了约55万字,译作63万字。

“坐到半夜一两点钟,常常会自己想起来——停了笔,一动不动,凝思起来——我这样在做什么呢?青春要过去了,在艰难的生活里,作工,作工,尽青春里所应有的欢乐,——爱情,跳舞,我是一样也没有缘去结合,于是我便过去了!写,写到半夜呢?全幢屋子是我独自,窗外死静的,静的如一块铁。”

——柔石(《柔石日记》)

“他躲在寓里弄文学,也创作,也翻译,我们往来了许多日,说得投合起来了,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坛思潮翻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以及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纷纷组建社团提出主张,其中包括了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成立的 文学研究会,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组成的 创造社以及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发起形成的 新月诗派等等。

1928年柔石抵沪的6月,正值 创作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的文学论争,在这场牵动当时文坛的大讨论中, 柔石并未露面,醉心创作的他仿佛离纷争很远。此外,柔石也与鲁迅、王方仁等创立了 朝花社,开创了介绍 国外革命进步美术作品和木刻艺术之先河。

左联的成立给“躲在寓中”搞创作的柔石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作家迅速成为了战士。那场他未曾参与的争论看似与他无关,却冥冥将他拉进了漩涡之中。创作社、太阳社停止与鲁迅争论后,联合鲁迅成立了左联。加入左联的1929年是柔石创作的高峰,其中就包括了中篇小说《二月》。

你不知道的这对民国文人cp

说起民国时期的文人cp,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与他的“人间四月天”们以及萧红的“黄金时代”。

在高级的风花雪月中,柔石与冯铿不常被提起,但这对“极具才华的情侣”也令人十分唏嘘, 他们的爱情如同沾染鲜血的红色玫瑰,绽放在一个火花四溅的时代。

“自从看了你的 《 二月》 以后,一种神秘的温馨的情绪萦绕着我,差不多每一件事物,每一个时间空间我的心里总是塞了这样不可救药的情绪,弄得自己简直莫名其妙,好像完全转换了另一个人。”

——冯铿

1930年,柔石与冯铿邂逅于左联,二人互生情愫。冯铿爱着 柔石,写信给他,而 柔石赏识看重冯铿,他们是红色恋人,更是革命知己。1931年1月,他们公开同居仅过去一月,便双双遇害,绝尘人间。

尊重柔石原著话剧《二月》将重磅上演

话剧《二月》导演李六乙说道:“这是一部90年前的作品,但我们在整个创作的过程,首先是把它做成一个当代作品在创作,柔石笔下的芙蓉镇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其中的一些甚至比我们很多当代的作品更具思考价值,它关乎当下,无疑也关乎未来。”

1月15日至22日,国家大剧院2020年开年大戏将锁定这部文学经典,该剧将由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导演李六乙执导,王玮、卢芳、黄薇、区宁、王浩伟、黄澄澄等众多艺术家将舞台重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二月》,打造柔石先生笔下寒意未退的小镇早春,讲述一代知识分子萧涧秋的彷徨与思考。

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二月》

演出时间:2020.1.15 - 2020.01.19

2020.1.21 - 2020.01.22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出 品 人:王 宁

艺术总监:徐晓钟

  总 制 作:赵佳琛、吕 杰、李志祥、赵铁春、朱 敬

  总 监 制:赵铁春

  

  剧作/导演:李六乙

  音乐总监:陈其钢

  舞美设计:龚 勋

  灯光设计:邓 文

  服装/造型设计:门晓光

  作  曲:王之一

  音效设计:王丹戎、刘 旭

  音响设计:刘丽敏

  道具设计:金继峰

  

  演员:

  萧涧秋:王 玮

  陶 岚:卢 芳

  文 嫂:黄 薇

  陶慕侃:区 宁

  钱正兴:王浩伟*

方 谋:黄澄澄

村 民: 陈志、 黄成阳、 胡峥、 李腾飞、龙吟、 唐瑞敏、王牧之、 王译莹*、 余天健、翟克寒

注:*为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

文 案|章 凡

编 辑|李 子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622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