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物从来都是 「希望」和「温暖」的代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日的忙碌过后,从热气腾腾的烟雾里看到在一桌被不同食物材料组成的晚餐,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大米、蔬菜、豆子、肉类打造的烟火气生活,让人们又重新充满了希冀地努力、奋斗。
这几天,在Behance上翻看关于食物的素材,发现了一位优秀设计师Behance账号@yum tang,微博@创意食物摄影Yumtang,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她。
她去年的一组主题为 "food dreaming"的作品,让我看到了食物组成的另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 食物具有实现梦想的力量。
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很乐观,但在中国农村,每年仍有 25%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而这些产品却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供给他们的材米油盐醋,衣食住行,还有孩子的教育。
我们无法直接分担这些大量的滞销产品,但若只买两三斤红枣、一两袋大米、几捆甘蔗,他们的小朋友便能拥有一个书包、一个篮球或一本书,就是这么简单。
以上产品,均有农产品拼凑制成
含 红豆 花生 大米 卷心菜 红枣 甘蔗
梦想一
土豆 与 洋娃娃
郭兆槑 小女孩
她说想要一个洋娃娃
他们用了滞销的土豆
做了一个 “泰迪熊”
最困难的其实是
能找到刚好四肢、头身形状
并且固定在一起正好一比一的搭配
梦想二
黑白米 与 钢琴
候芮溪 很活泼的小朋友
她说想要一个自己的钢琴
然而对于农村孩子
钢琴像是贵族的玩具 不可企及
滞销食材里的黑白米
正好呼应了黑白键的颜色
但细碎的大米
其实真的很难固定在一起
但还是成功地用了 2袋大米
换来了小朋友的玩具钢琴
梦想三
红黑豆 与 篮球
刘锴涛 腼腆羞涩的男孩
他说想要一个自己的篮球
没想到玩起球来的他
格外放得开
2公斤红豆和黑豆
一颗颗沿着球形的方向一一固定
制作出了一个很精致的篮球
梦想四
甘蔗 与 课桌凳
刘文博 爱傻笑、有点黑的小男孩
他说想要一个适合自己高度的椅子
这样看老师在黑板上的版书
会更加轻松
三捆甘蔗才能做成一个椅子
甘蔗看起来像竹子
但其实远比竹子脆弱
半天的暴露在空气里
水分尽失,就会散架
梦想五
花生 与 帽子
郭孜潇 穿蓝棉袄的小可爱
想要一个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帽子
用了 1.5公斤的花生
包括带壳花生和剥开的红色花生粒
还给帽子做了一些细节的处理
比如帽子上的球球装饰、帽沿边的小红花
戴上家里花生做的帽子,他很开心
梦想六
红枣 与 书包
王安哲 有点帅酷的小男孩
他想要一个可以装很多书的大书包
特别爱笑、爱演的他
在拍照时会时不时把手插在兜里
整个书包均由 2.5kg饱满的红枣拼成
设计上特地给在两侧和前面加了口袋
让书包容量看起来更大
不过整体看起来真的很有食欲
梦想七
卷心菜 与 书本
这本“食物”书是设计者最爱的
也是我也想尝试自己做一个的
新鲜多汁的卷心菜堆叠在一起
上面几层用的都是绿蔬
最下面用的紫色卷心菜增加了色彩感
不过这对食材的要求比较高
对小朋友来说制作难度也大
这些用滞销食物打造的创意
圆了小朋友们的简单梦想
这个创意题材很有力量
把人文、公益和营销巧妙地链接
原来我们随便一杯奶茶、一杯酸奶的钱…
都是拥有编织梦想力量的
除了这套作品让我相当心动以外
这位设计师还有很多超棒的构思
为食物添加了意想不到、精彩的灵魂
比如像 "Taste Bud Map"
「味道地图」
把各地的经典美食组合成一个城市的地图
给予每个城市自己的专属味道
对于很多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
味蕾能代替他们去到不同地方
吃到火锅便能感受重庆四川的热辣
嗦了兰州拉面能忆起豪迈的西北
品到烤鸭能感受到皇帝老头的开心
……
我们来看看
湖南 腊味合蒸
这也是她的家乡菜。每逢除夕团圆饭,她的外婆便会做一碗腊味合蒸,圆盘子里整整齐齐的铺满了腊肠腊肉腊鱼腊牛肉。
北京 北京烤鸭
还记得第一次在北京吃烤鸭,板板正正坐着,满满的仪式感。鸭肉要蘸上甜面酱,夹上青瓜丝、葱条、萝卜丝,用热热的荷叶饼包裹起来往嘴里放,一口下去香而不腻。脆脆的鸭皮沾上糖入口即化,鸭架子熬的汤清甜而温补,爱了。
陕西 凉皮肉夹馍
一碗凉皮混上麻酱、酸辣辣椒油、青瓜丝和面筋,配上酥脆外皮、内部塞得鼓鼓囊囊肉的肉夹馍,这就是陕西的味道。
云南 鲜花米线
大部分人对云南的向往,都是心里的小文艺在蠢蠢欲动,没去过大理和丽江古城,但是你一定吃过很多过桥米线和鲜花饼。
山西 莜面窝窝
“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如果说什么食物最扛饿,非这个莫属。
天津 嘎巴菜
这个和煎饼果子奇像的美食,却有着独特的天津特色,成为了早餐的主流选择,煎饼被晾干后切成条,浸在素卤之中,后续的调料更是点睛之笔。
山东 煎饼卷大葱
干嚼大葱,对于很多南方人来说无法接受,第一次吃会呛嗓子,但却越嚼越香,当你吃出感觉时,大概就能感受到山东的随性和豪迈了。
河北 驴肉火烧
从未想过驴肉能吃,来到北方看到满大街的驴肉火烧店,真是涨知识。话说,酱驴肉的味道也不错。
上海 粢饭团
油条、咸菜、鸡蛋、肉松配上带黑芝麻粒的饭团,颜值很抗打,拼在一起的味道和便利店的饭团味道居然不一样,甜甜的,是我初次认识上海的味道。
重庆 火锅底料
每次去海底捞,我都习惯性地带上一块重庆的牛肉火锅底料,浓郁的香辣让人越吃越上瘾,因为它“内涵十足”,葱姜蒜末香叶八角…
台湾 蚵仔煎
小时候跟着台湾的偶像剧长大,如果提到台湾夜市,蚵仔煎应该是名声最响当当的了,鸡蛋、香葱、小生蚝,配上恰当的火候。每次读着「蚵仔煎」三字,我都不知不觉变成了台湾腔。
期待这系列作品继续出续集
这个点子真的太有意思了
如果给你一堆食物
你能玩出什么花样呢?
做美食产品的小伙伴
有木有get到什么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