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这位抗日名将,官至为什么兵团司令,后来却葬身一片农田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26
导读

邱清泉是一位抗战功臣,他在昆仑战役中一战成名。他先率军到了昆仑关以南的五塘,占领了六塘截断了日军的退路。在他的心中盘算着另一件事:歼灭日军的援军。昆仑大捷中我军一共歼灭日军5000余人,可以说邱清泉在这场战役…

邱清泉,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爱国将领。在相关的记载中,这位将军可以说是文武双全。首先邱清泉可以文,他喜欢诗文,精通英文、德文。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喜欢军事学术研究。他曾撰写过不少的军事著作。从武方面来看,邱清泉被称为“邱疯子”,他打起仗来不要命。因此在战场上作战勇猛,屡建奇功。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位文武双全的国军将领为何在解放战争中打得一塌糊涂呢?那么邱清泉到底是一位军事出众的优秀指挥官,还是酒囊饭袋呢?其实从三件事中不难看他的军事水平。

第一件:昆仑战役一战成名。邱清泉是一位抗战功臣,他在昆仑战役中一战成名。此战之前,邱清泉是一位名不见传的副师长。后来担任新22师的师长。1939年12月4日日军攻占昆仑关,邱清泉接到命令增援昆仑关。如果按照一般将领的操作,邱清泉应该马上到昆仑关增援战场。然而他却没有这么做。他先率军到了昆仑关以南的五塘,占领了六塘截断了日军的退路。这一招有点像《孙子兵法》里的围魏救赵,日军因为在五塘被邱清泉围住,迫不得已才从昆仑关抽出兵力支援五塘的日军。所以就解了昆仑关之围。

解围后大家一片欢喜,而邱清泉却没有笑出来。在他的心中盘算着另一件事:歼灭日军的援军。可以说邱清泉的胃口真是有点大,如果换作一位普通的将领,肯定吓得退出战斗,怎么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了,然后去领功了。而邱清泉却不这么想。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布好口袋,歼灭日军的援军。这一点在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中,有这种胆量和见识的人并不多。昆仑大捷中我军一共歼灭日军5000余人,可以说邱清泉在这场战役中功不可没。1940年5月,邱清泉直接被提拔为第五军的副军长,9月还成为了军委委员长侍从室参议。

第二件:龙陵战役屡建奇功。如果说昆仑关战役让邱清泉一战成名的话,那么龙陵战役就是邱清泉发展的巅峰时期。1944年6月邱清泉奉命前往龙陵。邱清泉刚到战场,马上对战场进行了考察。后来邱清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这个计划估计韩信再世也不敢去想的。当然邱清泉也只是想想。他最终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而是散步这些信息,让日军陷入恐慌。当然这句话收到了意想中的效果。日军得知中国军队要水淹龙陵城,早就陷入了恐慌。(估计邱清泉没少读孙子兵法)就在此时,邱清泉率军迅速出击,一路势如破竹。把大量的日军分割包围,再一个一个地歼灭。邱清泉为龙岭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三件:组建王牌兵团-第二兵团。国民党军第五军可是蒋介石的心头肉,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拥有着让人羡慕的装甲部队。自从1940年邱清泉担任副军长以来,部队在他的整顿下更加的勇猛。特别是在邱清泉的率领下,第五军也昆仑一役而出名。1943年1月邱清泉出任第五军的军长。后来第五军扩编成王牌军团-第二兵团,邱清泉任第二兵团司令官。从这里可以看出,邱清泉不仅军事指挥才能出众,而且对于善于治军。综上三件事不难看出,邱清泉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抗日名将。

或许会有不少的朋友提问:军事能力如此出众的邱清泉,为何在解放战争中打得一谈糊涂呢?其实这只能说明一点:一山更比一山高,我军拥有着军事能力更出众的将领。邱清泉好比《三国》中的周瑜,而我军的将领就是诸葛亮,怎么打他都会输。当然那时的国民党军已经注定的失败,所以邱清泉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最后他只落了个葬身农田的下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