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水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有很多刚性条件,比如历史功勋,也有些现实条件,比如拥有可靠的核威慑力量,但是五强中,中国工业基础长期以来却是最差的,经过努力最近几十年后来居上,拥有了全世界最全套的产业,并且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很多外国朋友都好奇,哪种产品中国不能造,或者说造的不好?
这个名单确实比较难,但是航空发动机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短板,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都有强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力量,并大量出口,而中国航空发动机则长期“萎靡不振”,不得不长期进口,最近10年,中国就向俄罗斯订购了接近500台D-30KP2发动机,装备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以及轰炸机轰6。
中国军用运输机还要用外国发动机
相反,法国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技术也非常薄弱,但是从1973年开始,到1996年却一举攻克了涡扇发动机技术,阵风完全使用M88自主研发的涡扇发动机,而且这款发动机还进军民航发动机界,利用M88核心机制造的SM146发动机安装在俄罗斯SSJ100喷气机上,这也是法国进军对油耗,可靠性安全性超级严格的民用航空发动机!
法国人为何一步步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成为航空发动机新兴大国,这其中有没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我们先看法国航空发动机的起步,从1945年开始,法国在德国BMW03发动机技术基础上开始研发,这是航空发动机界最原始的单轴离心喷气发动机,推力只有1吨多,20年的时间过去,世界航空发动机已经发展到双轴涡喷,推力更大,油耗更低,但是法国并不动摇,继续优化单轴涡喷,发动机推力增加到6吨多7吨,并随着幻影战斗机大量出口。
法国人在涡喷发动机时代错过了双轴技术
法国人的坚持是,本国基础薄弱,双轴涡喷发动机结构太复杂,难于制造调试,不容易保证可靠性,但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英国开发了多款涡扇发动机,并开始在军民机上使用,全新时代开始了,这一点严重刺激了法国人,法国人在双轴技术和涡扇发动机技术双重落后。
为此法国人分了两步走,第一步先和先进合作,得到第一手涡扇发动机研制经验,这就是他们和强大的英国罗罗公司联合研发阿杜尔双轴涡扇发动机,用于英法合作的美洲虎教练机,其中英国罗罗公司负责热端,包括燃烧室,涡轮等部件,法国负责压气机,双方对半分工,最终法国人也亲身感受到了双轴涡扇发动机如何设计。
英法联合研制美洲虎教练攻击机,法国人在发动机上受益匪浅
当然,英国也并非毫无防范,英国当时已经有推力超过9吨的涡扇发动机斯贝,和法国联合设计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只有3吨出头,并不足以威胁他们的地位,虽然如此,阿杜尔发动机也是一款成功的发动机,法国人在这款发动机上吸取了很多经验,同时自己也尝试在成熟阿塔涡喷发动机基础上改进成单轴涡扇M53发动机,虽然油耗较高,但是短平快!
1972年,英国法国联合研制的阿杜尔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法国人认为独立研发一款先进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时机已到,第二年立即展开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方案研究,这一研究就是7年时间,这期间他们利用现成的阿塔涡喷发动机改造成M53涡扇发动机项目,没有发现太大问题,这一下,法国人心里有底了,1980年正式开发研发新一代双轴涡扇发动机!
为了研发新一代阵风战斗机,法国人在M88发动机上煞费苦心
M88发动机要配合阵风战斗机使用,但是成熟计划安排到1996年,所以法国人非常小心的采用了美国的成熟发动机F-404,初步完成基础飞行包线和气动布局的研制工作,而M88发动机并不是简单和F-404同等替换,而是有了重大升级,推重比从8升级到9,常用空战包线区域,比初期使用试飞的F-404能发出更大的推力,而且响应更快捷,依靠这款7.5吨推力的发动机,阵风战斗机轻松碾压美国F-18战斗机,包括早期推力7吨多的大黄蜂,最新更加强悍的使用两台9.8吨的超级大黄蜂!
航空发动机难度很高,每个技术进步都需要非常精心准备,法国对自己的实力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上,一直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如临深池,一点点试探,慢慢下水,凡是没有还完全摸透,就不肯随便莽撞前进,法国人通过阿塔发动机掌握了单轴涡喷发动机技术,和英国合作取得了双轴发动机经验,在中等推力发动机上则非常认真的研究了美国F-404发动机,并不贪功冒进,和强大实力的英国美国胡乱攀比。
和这个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专家,对中国同行有个很贴切的评价:他们对航空发动机研发充满了极度的乐观,但是实力有限,20年时间都没有能成功复制一款我们40年前水平老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