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左宗棠有提携之恩,二人又是同乡,为何左宗棠还瞧不上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42
导读

可是曾国藩从小时候开始就是一个“稳重”的孩子,他也接受了儒家理论的思想塑造,所以说他的性格是比较温和内敛的,在处理事情之时以“稳”为标准,稳重虽然是好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就显得有点不够果断了,尤其是在左…

文人多有傲骨,特别是左宗棠这样的大文豪。

对没错,一代名帅左宗棠是文人出身,二十岁便中了举人,虽然运气不好,履试不第,但在湖南当地是有名的大学者,名望很高。这样的人,一般眼界都很高,再加上左宗棠是个直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当然,他更是一个军事天才)

这样的人,如果遇到政见不合的人,那多半是水火不容。恰好曾国藩就是与他政见不和。

前面说过,左宗棠乃是一代大家,虽然四十多岁才入仕,大器晚成。但人家名望可是摆在那里的,湖南全省上下,凡是有点儿眼界的名流显宦,都争相与其结交。两江总督陶澍甚至主动与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由此可见左宗棠之名望地位。

而正是因为如此之名望,太平军进入湖南之后,左宗棠才得以被湖南巡抚奉为上宾,成为湖南平乱的主导者。在湖南,左宗棠不管是跟着张亮基还是骆秉章,那都是最为重要的幕僚,在其运筹调度之下,湖南得以在太平军的攻势下稳住局势。

当时民间甚至有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样的说法。

正是因为打出了名声,这才有了左宗棠后来随同曾国藩一同组建湘军的合作。在湘军中,虽然曾国藩是主管,但左宗棠的话语权也不小。

而且左宗棠不是太瞧得上曾国藩,他嫌曾国藩太笨了。

其实不能说曾国藩笨,主要是曾国藩这个人的作战风格与左宗棠事格格不入的。左宗棠喜欢进攻,好奇计,求速度。而曾国藩就一个字,稳。他当年打太平军就用了一招,“步步为营”。他的湘军不管打哪儿,第一件事儿永远是修堡垒,让你太平军来跟我打,然后耗死他们。

这在左宗棠这样风格的人看来,真的跟个臭傻子一样。特别是前期曾国藩还老输,这就更让左宗棠瞧不起了。

比如有一次,左宗棠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先攻下吴越,而后迂回歼灭叛军的战略,不过这个战略被曾国藩拒绝了。

在后来的战役中,曾国藩所部由于没有执行正确的战略方案,他们也被叛军包围了起来,眼看着就要落下一个被歼灭的下场了。这个时候的左宗棠联合鲍超用尽全力才帮助他们完成突围,也正是从这次事件以后,他对这位曾国藩的鄙视就更加明显了。

在他送给儿子的家书之中,里面不乏对领导的批评之词,而且告诫儿子以后不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左宗棠产生鄙视情绪的根本原因是自身能力强国对方,并且认为曾大人比一般人还要笨,或许这正是“天才”的通病吧。

这也是为何后来左宗棠得势之后,立马组建“楚军”,自立门户,与曾国藩分道扬镳。

但可惜的是,最后曾国藩成了剿灭太平天国的最大功臣,无论是地位还是名望,都远高于他,顶着一顶大清第一汉臣的帽子,手里又有数十万湘军,权势滔天。左宗棠他显然不服,这个榆木脑袋,样样不如自己,凭什么这么牛?

这就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曾国藩是诸葛亮,左宗棠是周瑜。此时的左宗棠对于曾国藩更多的是嫉妒。于是,二人几近绝交,这一点到后来又延续到了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身上。当然,相比于曾国藩,左宗棠更加看不起李鸿章。曾国藩最多是笨了点儿,李鸿章则就是人品不行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其实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不合,也反映了他们两的性格差异,两人性格几乎完全处于对立面。

判断两个人能不能培养出一段真挚的感情,首先要确保二人是否有比较统一的性格。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之中,总是会贴近那些和自己地位以及品质相接近的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能产生共同话题,可是左曾二人就并不是如此了。

左宗棠的性格偏向于狂傲豪爽,平时总保持着一种高傲的态度,在处理问题之时也能马上做出决断,从来也没有过扭捏的状态。

可是曾国藩从小时候开始就是一个“稳重”的孩子,他也接受了儒家理论的思想塑造,所以说他的性格是比较温和内敛的,在处理事情之时以“稳”为标准,稳重虽然是好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就显得有点不够果断了,尤其是在左宗棠这种“爽直”的人看来,他这种“稳”基本就相当于怂,办事情和一个老妇人没什么两样,所以他就对恩人的性格产生了厌恶感,而这种厌恶感也会进一步“扩散”到其他方面,以至于后来的曾大人在他眼中“一无是处”,鄙视情绪也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

左宗棠和曾国藩虽是老乡,却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事风格。左宗棠属于典型的湖南人,有才气却自大霸蛮,这种人只能当老大,不能当老二,冲锋陷阵是把好手,却团结不好身边的人。

但也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近代“湘人救国”的美名。而曾国藩虽是湖南人,为人处世却更像西北的老农,看似迟缓愚钝,实则粗中有细,进退有据,这种人你很难指望他有什么惊才绝艳之举,但交代他的事情都能稳妥的办好。

综上所述,左宗棠之所以鄙视曾国藩,首先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曾国藩就算不提拔自己,自己也不会被埋没。其次是他对曾国藩的能力以及性格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所以他才有点“看不上”。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所谓的瞧不上,更多的只是限于政见,二人同出湖南,又皆是汉臣,到各自执掌一方的时候,还是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感觉的。而且遇事大都会帮一把,不像李鸿章那样水火不容。当年左宗棠在西北平回乱的时候,老东家可没少支持,什么粮饷这些从不含糊,甚至兵员也是予取予求。

而曾国藩一生清廉,其死后子女还在乡间,经济拮据之时,大都是左宗棠接济。可见其对于曾国藩还是有感情的。

其实我怀疑,后来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不合其实是在演戏,演给清朝的统治者们看的。毕竟当时左宗棠和曾国藩个个都是封疆大吏,雄霸一方。他们两人极其弟子,亲属所加起来的势力,绝对顶得上清朝得半壁江山。要是他们俩公开的穿一条裤子,估计紫禁城里面的有些人可睡不安稳啊。

左宗棠性情高傲,自比诸葛亮。曾国藩却是为人谨慎。低调做人。曾国藩比较保守,而左宗棠则是激进。二人龃龉多年却又惺惺相惜。彼此神交。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但在挽联上却自称晚生。足见左宗棠对曾国藩的钦佩。都说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曾左不和,应该是他们是“和而不同”,不同只是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上。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