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绅是因为站错队,支持十一阿哥,而被嘉庆认为是大贪官的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8
导读

立嫡的起始在富察氏所出的永琏,名字是雍正所起,意义非凡,乾隆抱以厚望,“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到了乾隆元年,刚刚继统的弘历即秘密立储将永琏立为皇太子,可惜永琏刚满8岁就死了,为此乾隆非常伤…

因为政治站队而怀疑经济问题,难不成是嘉庆傻了,哪有这么推理的。嘉庆认定和珅贪污,那是因为和珅贪污是满朝文武包括乾隆都知道的事实。

和珅不会支持任何一个皇子,这是他多年的操守不会改变,更不会傻兮兮的揭乾隆的伤疤,乾隆可没有电视剧里的好脾气。

事实是和珅并没有政治站队,但他却是嘉庆眼中最大的政治隐患,所以被定点清除,这是嘉庆初期执政方面不成熟造成的自信缺乏和过分担忧,也是满朝文武争先构陷和珅的结果,所谓的“和珅勾结永瑆”就是这么来的,根本就是胡扯,永瑆的艺术造诣很高,官员们对他的墨宝趋之若鹜,侥幸得到仿似得了重宝一样高兴,这么算的话,满朝文武都支持永瑆喽?

和珅死后颙琰也曾问过直隶布政使吴熊光:大臣们都说和珅心存异志,有这回事么?得到的答复是:

凡是心怀不轨的人肯定要收买人心收罗党羽,和珅呢,满汉大臣几乎没有任何依附者(和珅为无论满汉所有官员所痛恨,都知道和珅这种作死行为早晚会被清算的。),就算心存不轨谁能听他的。

嘉庆又问:是不是办他办得急了些?

吴熊光说:不快速治罪,一群没见识的大臣又会兴起攀附之风,怕是会生出其他事端,办的快并无过患,因为前恩仁至义尽。

早先官员们对他的巴结不过是自保或出于牟利目的而已,和珅无党,非要说有的话那只有一个死党-福长安,也就是跪视和珅上吊那位,而且和珅看似处事圆滑,其实那只是对乾隆而已,对其他人他可是不管不顾兼之不屑一顾,自己合适就成,所以和珅的权重重到没朋友。

乾隆最痛的伤疤

晚年的乾隆帝最忌讳的就是大臣支持某一个皇子,他将这种行为定性为叛国、挑拨他们父子关系,所以满朝文武谁也不敢提,更何况支持其中一个皇子了,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泄露一丝风声,和珅也会倒大霉,因为皇子继统问题对乾隆的个人感情伤害很大。

①乾隆的执政前期虽然一直以康熙帝为榜样,但毫无疑问,在内心中他是想比康熙做得更好的,这源于他争强好胜且好面子的脾性,康熙帝当初想立嫡胤礽,可惜经过二次废立最终化为泡影,乾隆有此机会当然也想抓住。

②自后金成立至大清开国再到入主中原,没有哪位皇帝能够以立嫡的方式交接权柄,皇太极、顺治、康熙包括乾隆自己全是庶出,所以乾隆这方面的欲望比较强烈。

③虽然乾隆一生极力维护满洲族利益,但同时被深深的汉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学习态度和欲望比康熙差些了,但文化水平肯定是不低的,这也是立嫡情结由来原因之一。

每天早上四点多爬起来就开念祖宗家训的乾隆也很传统,虽然其直言对秘密立储非常不屑,但还是未能免俗的沿袭传统,同时也要找回面子,说是只要皇子成长方面,品性方面没问题,他还是会主动宣布继统人选,昭告天下。

立嫡的起始在富察氏所出的永琏,名字是雍正所起,意义非凡,乾隆抱以厚望,“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到了乾隆元年,刚刚继统的弘历即秘密立储将永琏立为皇太子,可惜永琏刚满8岁就死了,为此乾隆非常伤心,执政初期勤勉异常的他竟然5天没有临朝,永琏的陵墓耗资高达三千多万两白银,这还不算材料费,可见乾隆对这个皇太子的喜爱程度,同时也可以推断出乾隆丧子后精神方面的受打击程度。

永琮,大排行老七,永琏过世八年后,嫡皇后富察氏所出,因为永琏的离世,乾隆对永琮非常重视,怕母子折腾,连上元节都是在皇宫过的,而按照惯例,一直以来上元节都是在颐和园操办庆典。

永琮出生日期不错,佛诞日出生,而且他出生后,久旱后的直隶及周边地区甘霖大沛,两种寓意都是极好的,乾隆对这个孩子爱到无以复加,至于疼爱程度,怎么说呢,其他几个皇子算是捡的吧,但是在乾隆十二年除夕,二十一个月大的永琮出痘而死。

“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岂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此朕悲悼之余。寻思所及。一并谕王大臣等知之。”

这是乾隆的自责,把过错算在自己身上,说是自己想做先人没能做到的事情,获取先人未能获取的福泽,所以因愿招祸,这是他的过失,告诉王大臣的意思无非就是深刻反省之下,让王大臣们做个见证,以示自己的忏悔之意。

从入殓到安葬历时九个月,动员上万人参与,不过这次花销相对较少,因为永琏的陵墓当初修建的是陵园,新陵建好后,永琮可以直接安葬。

富察氏去世,嫡子继统梦断

两个孩子的去世,富察氏的悲痛不下乾隆,加上体弱多病,心力俱疲,终也撒手人寰,彻底梦断的乾隆一改以往宽仁,处死、降职、惩戒满汉大臣一百多人,礼部无错也被找茬整治,在惩戒大臣(相关富察氏葬礼和礼制方面)时,刑部量刑过宽,也遭贬斥几乎连根拔起。

从那时起,乾隆不再执着于嫡子继统,即便是继后辉发那拉氏的永璂也不行,通过这些极端行为,可以看出乾隆伤痛已到极致,后期选择颙琰实属无奈之举,训政期间对颙琰的高度防备,可见端倪。

和珅的一贯操守

和珅为何能做第一权臣,全是因为知进退,懂逢迎,对乾隆的话坚决执行到底,加上超强的记忆力,经常给乾隆搞钱用于个人奢侈消费、巡游所以才受重用,乾隆的眼毒,和珅索贿、受贿他都知道,当年和珅弹劾其他大臣贪污的时候,乾隆就揶揄和珅,你不也贪污么,这是宫里宫外朝堂上下人所共知的“秘密”。

乾隆的忌讳,和珅全知道,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比和珅更了解乾隆,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不敢戳乾隆的痛处,他可不想成为乾隆所说的叛国、挑拨父子关系之人,而且这类事忌讳占先,如果和珅开了先例,朝中被压制的册立太子的呼声再次响起的话,即便受宠如和珅虽不会死,也会活脱一层人皮,倒大霉是肯定的,乾隆可没有电视剧里的好脾气。

永瑆算个啥

可以说因为永瑆的毛病,他早早就彻底失去了继统的机会,他是八个和珅外加二十个阿桂都扶不起来的存在,和珅怎么会暗中支持永瑆呢,不可能的。

永瑆功于书法,满朝文武都能为求得他的书法而感到荣幸,皇子身份只是一方面,但主要原因还是永瑆的书法真的出类拔萃:

“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

乾隆虽然非常喜欢他,但也早早就知道永瑆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因为永瑆的吝啬和他的书法一样,举国闻名,他的嫡福晋是富察·傅恒的女儿,娇生惯养长大的,嫁给永瑆后好处没捞到,反倒是被永瑆强行霸占了所有嫁妆,一个亲王福晋吃不饱穿不暖,家里的马死了,也不问是怎么死的,是否有病,全家吃马,避免浪费,刻薄寡恩至此,乾隆亲自批评教育都不好使,而乾隆又不傻,谁当皇帝也轮不上他。

和珅支持永瑆么?问题是和珅貌似不傻:

①不敢也不愿揭乾隆伤疤。

②永瑆不具备一丝继统的可能。

③和珅唯利是图,即便把永瑆扶上宝座,以永瑆的吝啬,和珅连汤都没得喝,这不符合他的贪婪本质。

④看似机密,其实满朝文武,连带朝鲜方面都猜出颙琰继统,所以乾隆公布太子人选的时候,吃惊的大臣一个也没有,和珅怎么会忤逆乾隆的意思去暗助永瑆这个吝啬鬼。

那和珅为何会倒霉呢?

这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政治问题,二是个人恩怨。颙琰听信了大臣们所谓结党的弹劾。

要知道,乾隆朝无人敢弹劾和珅,真站出来挑事的都被默摈革职了,一来二去官员们自动封口,谁也不想找那份不自在,但自嘉庆元年起,画风渐变,新君新气象嘛,在嘉庆耳边抱怨和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早就忍不下去了。

嘉庆帝是怎么说的呢:政务方面还要仰仗和相管理呢,你们可不能轻视他,当时连嘉庆帝都不敢乱说乱动,可见一斑。

大臣们为何痛恨和珅?跋扈、私利。

象王杰一样直怼和珅而不倒霉的没几个,算是个异数:

“一日,和珅执其手戏曰:“何柔荑乃尔!”杰正色曰:“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珅赧然。”

王杰的手白白细细的,和珅抓过他的手看着说:“与《诗经》里所说的指若柔夷何其相似”,王杰则正色说:“王杰手虽好,但不(似你)能伸手要钱。”

但朝堂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象王杰那么得宠,普通官员怎么办,想办事又没钱?和相那边过得去么,这还不是关键,关键问题是,一应供奉都要有“两手准备”,有乾隆的就有和珅的,官员们的孝敬大多算是两份,到了乾隆末期,养廉银制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了,官员们的钱还不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的,官员们孝敬两份,那百姓就得缴纳两份。

这就完了?督抚、地方官员上供那是要有结余留自己花的,层层加派,百姓负担何止加倍。

给和珅银子官员们愿意么?当然不愿意,谁不知道钱揣在自己口袋里好,有多少人孝敬,就会有多少人嫉恨和珅,他还能好得了么。

这就是和珅的愚蠢之处,嘉庆元年起,乾隆训政期间,因为身体、头脑都不堪政务重负,所以和珅被拔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和珅的权势远超颙琰,颙琰心理能不妒恨么?自己可是亲儿子,被一个家奴骑在头上。而且和珅利用乾隆的多疑,命令粘杆处四处打探消息,颙琰的身边也被埋了钉子,而且是明目张胆那种,就让你颙琰知道,这是我的人,就是盯着你的。

再加上和珅在乾隆面前高嘉庆的黑状,造成帝师朱珪的大学士泡汤、拿嘉庆帝找乐等等,前几天刚写过,在此不多赘述,这些个人恩怨也造成了和珅的凄惨下场。

多讲一句,和珅是否倒霉谁说了都不好使,什么势力也都没用,就是嘉庆想让他死,其他人所谓的攻讦,就是个形式,就像论罪二十条一样,皇帝觉得他该死他就死了,觉得无所谓的话,和珅专权几十年也没事。

“先递如意”,也就是提前通信,预祝继统为什么这么遭恨呢?嘉庆隐忍归隐忍,但在他眼里和珅不过就是个奴才,“先递如意”什么意思,我能继位是你和珅的功劳么?明天宣布你今天递爪子有意义么,你算什么东西。当然,表面上不能这么说,只能诠释为泄露军国大事。

简单地说,首席军机阿桂活着都动不了和珅,死后他的从属势力就能?一样不行,刘墉、王杰更不行,都是借着嘉庆的大势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王公大臣的攻讦行为,其实算是暂时充当了嘉庆的文秘,整理一下罪名材料,找不到罪名单论贪污也得死,提前递爪子也要死,四个爪也不行,贻误军机也要死,其实乾隆后两年真不行了,和珅怕乾隆看见直接挺过去,这里面又没什么好处可捞,完全是为了乾隆身体考虑,皇帝觉得该杀,那就杀了,皇帝觉得该奖,好处大大的,一句话的事。

如果和珅别太作死,嘉庆又有充足的执政经验的话,考虑乾隆的面子(大部分钱都进了乾隆腰包,弹劾和珅贪污就是找皇帝麻烦)和珅其实也就是籍没充军的事,没有任何势力,也没结党,威胁不大。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7273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