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得 恰 当 好 处 , 才 是 一 种 值 得
1
最近几天,总能听到一个词是:不值得。
人们站在辞旧迎新的时间点上,就特别爱想东想西,回忆起往昔来都会有一种遗憾:原来,曾经做过的事情,很多都是不值得。
一提到不值得,马上就会联想到李诞那句著名的话:人间不值得。
这几乎成为了网络调侃金句,在任何场合都适用。
但李诞实际上后来也再度解释过这句话,他说:
人间不值得,其实是在说你不值得为一些事情付出任何感情,也不值得为它付出任何情感。就是不要在意它,不要较劲。要么跳过,要么行动,不要纠缠。
在圣诞节那天,李诞在微博写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我提供所有能给的帮助给身边人,也不害怕向他们索取爱。我们需要邻居,需要友人,需要拥抱,需要实实在在的幻觉。
我看了微博下的热评,大都在说互联网的温度和人们转瞬即逝的感受。
有人也说,世界就是这么糟糕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爱。
或许,正是因为世界这么糟糕,所以我们才要更需要分清一些事情。
哪些是值得,哪些不值得。
人们的诸多烦恼,大多是被那些不值得的事情纠缠。
明明大道理也懂得一堆,但事到临头就会昏了头。
明明会爱,可面对爱的时候却又畏首畏尾。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总会感觉孤独,觉得自己的确是个孤家寡人,好像别人都活得热闹新鲜,只有自己每天三点一线。
人生,无非就是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笑笑别人,再笑笑自己。
只是在这漫长时光里,我们依然要有辨认的能力。
2
之前我读一些管理学的书,里面提到一个定律:不值得定律。
这是管理学中的经典定律,它揭示出了人们的一种共有心理:
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一种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之下,做事的效率会大大降低,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小,而且即便成功,满足感也很低,距离实现自我的结果也会渐行渐远。
不值得定律,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也不值得做好。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
不值得的事情,不值得去做,连做的必要都没有。
不值得的事情,哪怕做了,也一定做不好。
也就是说,就算你委曲求全,去做了一些不值得事情,当你打心眼里都认为这个事情不值得做,那么就注定做不好。
所以,与其别别扭扭,自己难受,又注定失败,结果惨淡,那么就干脆别做。
是不是听起来非常鸡汤?
稍懂事理的人都知道这个大道理,简单到不用去解释。
但,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做着事与愿违的事情,把那些不值得做的事情却勉强做了很多年。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有的人活着,却像死了一样。
因为他们过的人生,只不过是简单的重复,也在做着许多不值得事情。
那到底什么是不值得?
我认为,只有一条标准:自己认为。
只有你自己才能判定这件事到底是怎样的性质,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这件事到底是否值得,别人怎么插手都不好使。
这里面透露出一个真相是: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每个人的认知也不同,与其参考所有人的标准,不如规定自己的标准。
3
来给你讲个富翁和渔夫的小寓言故事。
一个富翁在海边度假,见到一个渔夫在垂钓。
富翁得意洋洋地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你可以买条船,出海打渔,赚钱后再雇人干,获得更多利润,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成立公司,运营上市,再开始炒房,这样就很快就会变成和我一样的亿万富翁。
渔夫问,成为富翁之后呢?
富翁说,这样你就可以和我一样度假,晒太阳,享受生活。
渔夫大笑,我现在不也正在海边晒着太阳吗?
在这个小故事里,就非常明显地看到两个人因认知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中国有句古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关于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才知道最终的答案,其他任何人的意见只能当做你再度做审视和判断的参考而已。
我曾写过: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值不值得,到你这里,只有愿不愿意。
只有你真正愿意去做的事情,才能称之为值得。
而那些你不愿意,且一旦纠缠就滋生无数烦恼的事情,要尽量远离,那些都是不值得。
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许多不值得事情。
在许多不得已的时候,做过许多不得已的决定。
如今看来,好像也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平添了此刻的一些遗憾。
事情有大有小,意义有轻有重,节奏有重有缓。
人生其实是一个“抓大放小”的过程。
有的放矢,才能游刃有余。
4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去判定事情是否值得呢?
我觉得,有三个要素我们必须考量:
一是起因。
起因是原点,可以称之为价值观,只有那些符合我们人生价值观的事情,才值得付出心力,才能怀有必胜的信念去完成它。
二是选择。
要选择那些和自己气场和个性相符的人事去付出自己的感情,一些烂事,一些烂人,根本没必要把他们放在心上。
三是现实。
考量现实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在如何的环境下去做如何的事情,并能在并不如意的现实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定性。
这时你可能会问,如果到了真的无法选择必须要做那些不值得事情呢?
答案很简单,让我们再次回到不值得定律的解释。
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什么意思?
做事的轻重缓急,是有层次的。
如果不值得做的事情,没有办法做到一定不要做,那么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不值得做好。
听起来有点费解是不是?
我来举个例子。
假如你正在和一个人吵架,让自己非常被动和生气,这很明显是不值得做的事情。
但你正在生气,也实在没办法让自己转头就走毫不在意。
那么就不要在意吵架谁输谁赢,不是要抱着“我非要吵赢”的态度,不过度纠缠,不过分在意,而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尽快从这种不愉快的氛围里挣脱出来。
在面对人生诸事时,不是非要让你全然不做不值得的事。
而是更要学会,把人生的更多的精力,留给那些值得的事。
5
尽量不去做那些不值得的事,不仅是因为它本身毫无意义,更多的是,我们要有所保留。
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和心力,给那些真正的值得。
人的时间、耐心、精力、感情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限的,都不是无穷无限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多的学会选择。
所谓的庸庸碌碌,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把所有事情都进行了人生均摊。
将所有事情都变成了自己的必要,不懂得抓大放小。
全面应对的结果,就是全面疲倦。
看似忙忙碌碌,却没有一个重点突破的过程,最后只能是四平八稳,甚至是平庸。
许多人也有一个误区是,人生总要做点什么事情才好,至少总比什么都没做强。
大错特错。
如果你真的无所事事,也不要为了做事而找事。
当人们自以为是地去做一些本无用的事情时,其实比什么都没做还要糟糕,因为他们本可以再度进行深度思考,却把时间浪费在了一些根本不值得的人事上。
举一反三,面对感情、工作、婚姻、家庭、人生选择上,其实都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如果你有真正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就请你务必一定要做好。
因为那会让你事半功倍。
从大的人生切面来看,我们缺乏的不是行动力,缺乏的不是聪慧的头脑,我们缺乏的,恰恰是做事时的原点判断。
我们经常会被情绪裹挟,会被利益蒙蔽 ,会被别人主导,会被环境影响,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我们做事的进程。
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你就越应该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否值得。
如果没有答案,再问自己,做这件事,你是否愿意。
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愿意,就尽量不做,如果非做不可,也不必做到满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你真正愿意的事情。
活得恰当好处,才是一种值得。
太过则欲速不达,太缓则虎头蛇尾。
真正会活的人,应该是在不值得的世界里,值得的活。
就是因为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才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醒,心存乐观与爱,不失去感受和选择的能力,依然对未来怀有期待,保持自我,勇敢无畏。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值得。
有酒有肉有生活,幸有余年可庆。
让我们守望相助,愿各自心想事成。
END
♠
▼
♫ / L' Inverno È Passato —— Happy 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