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女孩独自走丢,3位家长竟然都没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88
导读

谁也不想孩子走失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预防孩子走失,不让事情发生才是关键。如果是两个以上家长,则一定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人一直盯着娃,让娃一直处于视线范围之内。 比如给娃的书包缝上爸妈的电话号码…

如果随机采访一位孩子家长,最害怕遇到什么意外?

“孩子不见了”应该可以排到前三。

2019年12月18日,在浙江杭州, 有个两岁多的小女孩,一边走一边哭个不停。

看到民警后,女孩立马哭着开口求助,要警察叔叔帮忙找爸爸。

正当民警向女孩询问家人信息等情况时,旁边有个慢悠悠走来的男子突然发现,走失的这个女孩竟然是他自己的女儿。

原来,孩子的爸爸与奶奶准备先来银行取钱,就交代孩子在药店里跟妈妈,结果没想到孩子还是跟了出来,妈妈在买药也没注意。

双方都以为孩子跟着对方,因而孩子走失都不知道。

幸好,孩子遇到了热心市民和民警,孩子才没出意外,也幸好,孩子父亲阴差阳错及时出现,孩子才能很快与父母团聚。

孩子消失不见,是每个父母都不能承受的噩梦。 人贩子诱拐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容易被宝爸宝妈们忽视,那就是孩子自己走丢。

有统计数据显示,相比起被人贩子蓄意诱拐,孩子意外走失的概率更大。

尤其是大城市,孩子意外走失的概率会更高。

据法制晚报的一则数据调查显示,孩子走失的最常见原因大概归为以下三类:

No.1

父母疏忽大意

在外出时,父母因打电话、玩手机、选购物品、或结账,往往会分神,无暇看顾孩子,孩子走出自己视线也不知道。

法制晚报的统计数据显示,父母的疏忽,是孩子走失的最大原因。

No.2

孩子活泼好奇

学龄前及学龄初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又处于好奇心的爆发期。 他们喜欢观察和探索,新奇的事物、有趣的声音、好玩的玩具,都会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忘记父母要紧跟父母、不随便乱走等嘱咐。

No.3

人流挤散

在人流量大的商场、超市、车站、广场等,人流量大,一个不注意父母和孩子就会被挤散。

加上孩子个子小力弱,容易会被淹没在人群中,造成孩子走失。

谁也不想孩子走失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预防孩子走失,不让事情发生才是关键。

但对于孩子的安全,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即使是0.1%的意外,降临在自己身上,痛苦都将是100%。

所以,我们不能等到娃走丢了再来后悔,而是平时就要做好安全意识准备,杜绝意外的发生。

首先,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尤其家里有长辈带娃的,更应该注意。

不让娃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在外期间,一定记得拉好娃的小手,不要轻易松开。如果是两个以上家长,则一定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人一直盯着娃,让娃一直处于视线范围之内。

特别是过节时期,超市、车站等场所人流量密集,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哪怕一秒没看到,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给娃制定规则

孩子的潜意识里会有一种错觉,认为父母会像在家里一样,时刻守在自己身边,看顾自己、保护自己。因而也会大胆地不告而走,不知不觉消失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

所以,要明确告知孩子出门的规则及危险事项,告诉孩子不随意乱走、紧跟爸妈身边、走开要提前告知等。

准备防走失小道具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杜绝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必须备好一些小道具提高安全度。

比如给娃的书包缝上爸妈的电话号码等紧急联系方式、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时让孩子穿明亮颜色的衣服等。

掌握十人四追法

如果孩子不小心走丢,一定要牢记“十人四追法”。

简单来说:

  • 快速发动十个人:
  • 一个人在家里等待消息;
  • 一个人迅速去报警;
  • 四个人分成四个方向,以娃走失地点出发寻找;
  • 四个人去就近的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等寻找。

知道“团圆系统”

如果初步搜寻无果,不要慌,及时报警。

向警察提供孩子越准确的信息,公安部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就越能尽快帮助找回孩子。

做到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后,一定也不能忘了培养娃的安全意识。

前不久,徐州有个4岁女孩和奶奶外出时,与奶奶在超市走散了。

小女孩因为家里人平常有教育她“有困难找警察”,并有教她辨认派出所。所以她走失后就主动到附近的派出所,寻找警察帮助。

4岁的她逻辑清晰、诉求明确,能有条不紊地跟民警阐述自己和谁走散、在哪里走散,并将家里人的手机号码清楚报给民警。

熟记家长联系方式

一般对于两岁及以上的娃,就可以开始让他们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姓名、家庭住址这些基本信息了。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记住了家里的基本信息以后,也不是让娃随便就说出来。

一定要告诉娃,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千万不可以随便就把这些信息告诉陌生人,更不能跟着不认识的人走。

为了防止坏人有可乘之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告诉娃,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有陌生人要把你带走,都可以大声哭喊引起周围路人的注意!

另外,以防万一,最好也告诉娃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陌生人给的吃的千万不可以吃下去哦!

找正确的人帮助

还要让娃知道,遇到问题应该去警察局、医院、消防站、学校等这种公共场所寻求帮助。

日常生活中注意带娃认识警察、医生、消防员等这些专职人员的制服、交通工具等标志。

让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懂得等待正确的人帮忙。

一旦看不见爸妈,站在原地等待

很多娃走丢后的做法是会继续乱走,想要寻找父母,但是越走越远,父母就很难及时找到娃了!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就告诉娃,如果看不到爸爸妈妈了,就站在原地等待,不要一个人到处走动,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找到你的。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牢记: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保持警惕,时刻把视线和注意力放孩子身上,这才是防范孩子走失的重中之重。

本文整合自首都教育、人民日报等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下载 央视少儿客户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