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乙肝抗病毒治疗,映入慢性乙肝患者眼中的就是长期服用治疗和停药耐药性问题。但慢性乙肝患者对抗病毒标准尚未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有的人认为是转氨酶高应该抗病毒,有的则已发展到了肝硬化才考虑抗病毒,小番健康提醒,如何解释这些呢?
转氨酶升高先别急,抗乙肝之初,有标准可循
首先,慢性乙肝患者遇到转氨酶明显升高时,先不用着急,应该排除其他肝病引起转氨酶升高因素,包括其他病毒性肝炎如甲肝、戊肝;此外,曾经有长期饮酒史、长期药物服用史等也都能够引起转氨酶的升高。若没有查明转氨酶升高的具体病因,先不要着急进行抗病毒治疗。
其次,即便确定是乙肝发作导致的转氨酶明显升高,也存在个体差异,即还应该结合慢性乙肝自身的家族病史、年龄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综合确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假如已有肝硬化证据,而且HBV-DNA也是阳性,这时即使乙肝e抗原阴性或者转氨酶基本正常,也是要到正规医院抗病毒治疗的。
然后,是针对明确的肝纤维化病理人群,包括肝脏弹性测定或者经过肝穿刺有着明确的肝脏炎症或者纤维化,HBV-DNA长期阳性只是依然未达到高病毒载量,今后肝病发展可能较为迅速,也是考虑抗病毒治疗的。
例如,年龄超过三十岁的慢性乙肝患者,转氨酶长期升高一倍以上;或有肝癌家族病史或肝硬化,转氨酶基本正常,年龄超过三十岁的,两种情况可以考虑肝脏弹性测定或者肝穿刺,也属于HCC高发人群。
最新版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对抗病毒治疗标准有所放宽,即HBV-DNA检测为阳性,排除其他因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肝活检存在炎症或纤维化,都符合2019最新版的指南抗病毒治疗标准。所以,小番健康提醒,切勿忽视定期复查,主要方向是HBV-DNA、转氨酶、肝组织学检查。
本文由小番健康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