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_的肆意枉为欧洲的无尽烦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21
导读

首先,美国的定点清除行动为本已剑拔弩张的美伊矛盾火上浇油,导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面临最终破产。欧盟希望挽救伊核协议,但无法阻止美方针对伊朗的经济和军事单边行动;另一方面,欧盟希望与美国保持盟友关系,但公…

2020年伊始,巴格达上空的三枚导弹点燃了中东火药桶的导火索。

据西方媒体报道,3日,美国无人机突袭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当场炸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阿布·迈赫迪·穆汉迪斯等数人。

美国的军事行动令人惊愕。在一个主权国家明目张胆地用导弹定点清除另一国的军事领导人,这种匪夷所思的桥段恐怕连好莱坞编剧们都写不出来。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在行动前仅通知了以色列,而大西洋对岸的欧洲亲密盟友们则完全蒙在鼓里。难怪英国《镜报》报道称,正在度假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听闻此事后忍不住痛骂出声,而英国前下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保守党议员汤姆·图根哈特(Thomas Tugendhat)则痛批说,所谓盟友应该是“让敌人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而不是让自己人”。

熟悉国际政治的人都清楚,自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的火药桶,在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干涉下,该地区内国家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相互纠缠,导致战火连绵不断,难民流离失所。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在中东地区有着众大利益关切。难民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ISIS问题,都是这些欧洲国家极为关切的问题,也是急于解决的问题,而这次美国肆意枉为的炸弹,炸出了欧洲国家无尽的烦恼。

首先,美国的定点清除行动为本已剑拔弩张的美伊矛盾火上浇油,导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面临最终破产。5日,伊朗政府在声明中表示,伊朗在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第五阶段中,放弃了最后一个限制,即“离心机数量的限制”。法新社报道说,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发布联合声明,“呼吁伊朗不要采取进一步的暴力及核扩散行为,敦促伊朗撤回所有不符合伊核协议的举措”。欧盟5日也发布声明,邀请伊朗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前往欧盟总部,磋商中东局势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事宜。可以看出,欧洲近几天都在忙着为美国的肆意之举多方安抚,四处灭火。

其次,伊朗和什叶派武装可能的军事报复措施让身处伊拉克的北约盟国人员身陷巨大险境。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分析师雷切尔·里佐认为,欧洲在美伊之间保持外交平衡的空间越发狭小。一方面,欧盟希望挽救伊核协议,但无法阻止美方针对伊朗的经济和军事单边行动;另一方面,欧盟希望与美国保持盟友关系,但公开力挺美国可能危及欧洲驻扎在中东地区的部队安全。法新社7日报道称,德国宣布将把部分军队撤离伊拉克。英国也加紧从伊拉克撤离使馆外交人员,仅剩大使坐镇。

第三,美伊间可能爆发的武装冲突,将严重打击欧洲国家的重大利益。事件伊始,全球股市剧烈震荡,黄金原油价格暴涨,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为此强调,“世界无法承受海湾地区再次爆发战争”,而欧洲各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旦美伊冲突爆发,霍尔木滋海峡石油出口或将受限,必然影响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石油进口和经济运行。此外,冲突导致的中东难民问题将极大加剧西欧各国的已有压力,而IS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也会进一步增加欧洲国家的忧虑。法新社最新消息称,当地时间8日早晨,美军驻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遭到至少9枚火箭弹袭击,看来欧洲国家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

记得历史上,英国著名的帕麦斯顿勋爵曾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天看来,美国对这句话的贯彻程度远比他的欧洲盟友们彻底。(完)(热点观察评论员)(卜卫军 )

标签: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7847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