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曾评论金庸小说,是“皇帝梦的变形记,是富有正义感懒汉的白日梦,总幻想美女发了疯一样追求你”。
金庸未必是一流的文学大师,肯定是超一流的男频爽文大师 。
看他的武侠小说,我们会相信爱情能够战胜一切。
张无忌与赵敏的爱情故事就是明证。
一个是政治不正确的黑社会头子,一个是身娇肉贵的当朝郡主。两人的出生门第到社会身份,天生水火不容。
在梁祝的故事中,一个出身门第就能让梁山伯祝英台做不成人化蝶飞。在莎士比亚的喜剧里,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只能以死明志。
《倚天屠龙记》 的赵敏张无忌过关斩将,修炼成安徒生童话,退出江湖,从此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金庸也觉得太童话,后在三联版修改了这个结尾)。
整部《倚天屠龙记》,都是女追男的故事。
蛛儿追张无忌,小昭暗恋张无忌,周芷若设计张无忌,赵敏狂追张无忌。
他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每个人都喜欢,让他弱水三千只饮一瓢,他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蛛儿在灵蛇岛被害(其实没死),张无忌立亡妻牌坊。
小昭去波斯当教主,临别时嘱咐张无忌,娶妻当选蛛儿。事后他听从金毛狮王的安排,与周芷若拜堂成亲。
不爱江山爱帅哥的赵敏不同意,扮王老虎,成功抢亲。
可以说,张无忌的婚姻是赵敏的主动选择。
如果没有赵敏,他也会接受世俗的意志,与周芷若成为夫妻。
遵循内心自由,反抗世俗意志,正是是金庸小说最让人舒服的地方。
男人读《倚天屠龙记》,可以做一场明媚的艳梦。女人读,可以看到独立自信的迷人魅力。
这是赵敏的魅力,我爱的男人就是我的男人。
金庸在写忌敏恋时,也没有忽略两人社会身份存在不可调和的天然冲突。为此,明教兄弟在屠狮大会后,依旧会为周芷若打call。
周芷若突然又惊惶起来,哇的一声,热泪迸流,靠在他肩上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
这时杨逍、韦一笑、静慧、殷梨亭等众人均已赶到,突然看到这等情景,相互使个眼色,都悄悄的退了回去。在明教、武当派、峨嵋群侠心中,均盼周芷若与张无忌言归于好,结为夫妇。
他们对赵敏耿耿于怀,原著也有交代。
各人于赵敏的昔日怨仇固难释然,又总觉赵敏是蒙古贵女,张无忌若娶她为妻,只怕有碍兴复大业。
事实上,赵敏为了追张无忌,抛家舍业一无所有过来了。
全面汉化,用汉话说情话。
赵敏低声道:“你心中舍不得我,我甚么都够了。管他甚么元人汉人,我才不在乎呢。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你是蒙古人,我也是蒙古人。你心中想的尽是甚么军国大事、华夷之分,甚么兴亡盛衰、权势威名,无忌哥哥,我心中想的,可就只一个你。你是好人也罢,坏蛋也罢,对我都完全一样。”
情话说得漂亮,事情也做得漂亮,敢为张无忌玩命,这个大家都知道。
其实在万安寺时期,赵敏就开始主动撩张无忌了。
她的主动邀约具有天才的分寸感。
原著有交代,选择的酒馆是“离客店五间铺面”。
“五间铺面”的距离,说明这家酒馆实在张无忌的势力范围之内。
为什么这样说?
大家想想看,对于元政权而言,明教具有很明显的黑帮色彩,他们肯定不会在豪华闹市住宿——不要拿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做安全的说法来说事。
毕竟,张无忌带着一大帮高手来到大都,容易招人耳目,去豪华市区住宿的可能性太低了。
他们选择的客栈最大的可能是非闹市区的僻静处。
这也可以推测出赵敏选择的这家酒馆应该是一件中等规模的馆子,属于住处附近最豪华的那种。
规模太小,馆子太脏,赵敏的教养不允许,一是她身娇肉贵,二是毕竟是约会(也有招安目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金庸老爷子的笔力有多强大了。
金庸让张无忌和赵敏在一起,用了很多心思,让他们的结合合乎情理。
这是好作家的功力。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张无忌这种中央空调式的男人,而是像赵敏这等聪慧独立女追男的奇女子,上哪儿找去?
同样写爱情故事,比起金庸,我更相信张爱玲。她说出金庸不愿讲很多人不肯承认的事实,一切能摧毁爱情。
男人活不成张无忌,却可以活成沈世钧。
作为《半生缘》的大男主,沈世钧的一生是爱情幻灭的一生。
小开家庭出身,人长得斯斯文文,在叔惠家吃住一条龙,没有招人嫌,可以看出他很有教养。
然而,他的爱情是不幸的,他爱的人却不能成为他的爱人。
在上海工作的世钧,爱上穷人家的孩子曼桢。
曼桢的母亲并不把世钧当做乘龙快婿,希望曼桢嫁给升为院长的张豫瑾。
看上张豫瑾,就是曼桢母亲察觉到世钧的经济基础太薄弱,曼桢的困境他不能解决。
曼桢想要把房子租出去,世钧帮忙找租客,结果是叔惠帮忙找到了。
曼桢要赚钱养家找兼职,两份兼职都是她自己找到的。
世钧实在配不上曼桢,作为男朋友,他也是不达标的。
他口口声声说要争取经济独立,为人处世却差很多。
公司领导做寿,他不去,也不随礼,曼桢知道后还作弊帮他签到。
如果两个人结婚,世钧也不会是个好帮手。
见到曼桢忙上忙下换灯泡,张豫瑾都会说一句他来做,世钧没有任何反应。
在他眼中,这些事都是下人的事。他的好出身让他没有这种干活的意识。
在表现方面,曼桢可比世钧聪慧太多。
听到世钧要回上海,曼桢连忙送糕点,帮世钧整理箱子。她希望世钧家人看到这个箱子,让世钧家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贤惠。
世钧回来后,她问起世钧家人有没有夸箱子整理得好,世钧却不明便曼桢的用意。
两人是有爱情的,有时候却话不投机。
曼桢成为不了赵敏,强大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个祝鸿才就把她的下半生给毁掉了。
世钧与曼桢分手后,与翠芝结婚生子。
他们结婚的最大理由是,门当户对。
事实上,他讨厌翠芝。
“尤其是翠芝这一类的小姐妹,永远生活子啊一个小圈子里,唯一的出路就是找一个地位相等的人家,嫁过去做少奶奶——这也是一种可悲的命运”。
世钧的命运才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男人的命运。
秉性纯良,为人正派,颜值不错(原著中叔惠可比世钧漂亮太多,电影拔高世钧颜值),出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一点才华,达不到独立自主的地步,尊重家人意志,和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了婚。
世钧能娶到翠芝,是因为翠芝母亲实在挑不到家境和人品都比他完美的女婿。
但是世钧再完美,也是不爱翠芝,就像翠芝不爱他。
所以两人的婚姻是一地尴尬。
曼桢知道世钧最爱吃火腿,翠芝始终不记得,而她却能记得叔惠爱喝洋酒。
翠芝知道世钧讨厌狗 ,而她依旧在婚后养了两只狗。
夫妻之间欲说还休的尴尬,张爱玲在世钧的故事中写得明明白白。
张爱玲在《半生缘》中的情话,可以形容张无忌的人生。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因为遇见你,从而获得了幸福。
世钧与翠芝的人生应该是,因为没有遇见你,从而获得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