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 319/365 @2019
日记每天更新
本想着全力以赴做千日计划,但深圳一行,让进哥和我对这件事儿都产生了新的思考。
我们对这个产品太过认同,以至于忽略了一些商业本质。
第一,产品交付周期太长;
第二,效果不可量化;
第三,单价太低。
前两点虽然重要,但通过大量成功案例的刺激其实可以变相解决。
关键在于第3点,裘总问收入等于什么?
我回,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裘总说,收入=单价×数量。
改变命运1天只要1块钱,这样的概念虽然很好,但以3年的交付周期来看,实际上是不赚钱的,甚至可能是亏本的。
虽然我和进哥已经规划了后端的个人私教和其他相关产品,但抱着为用户负责的态度,千日计划是前置条件。
后端产品的设计虽然提升了单价,但裘总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1对1从来不是一个好的模式。
我和进哥瞬间就明白了问题所在,千日计划虽然是一个好产品,但如果不能批量化,它就不是一个好生意,边界很明显。
我一直对进哥充满信心,因为无论是营销推广还是裂变,他都很有经验,但经过裘总的一番提问,我和进哥都看到了之前没看到的盲区。
这两天我们讨论了很多,尤其是进哥说了一句话刺到了我的内心,他说,影响1000万人一定是需要团队的,他们跟着你,你能不能让他们赚到钱,改变命运?
虽然不愿意面对,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能的,因为我甚至抱着半公益的态度去做这件事儿。
进哥说了一句我以前从来没听过的话,商业才是最好的公益。
这件事儿缺少了启动流量和种子用户,如果我的公众号有10万人在看,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们做出了决策,千日计划,做还是要做的,以阿甘的形式来说,只管去跑,跟随者自然会越来越多。
但现阶段,把这件事儿作为一个创业项目,时机还不成熟。
我以前一直活得太仙了,以觉醒者自处,不愿意直面金钱,但当我想兼济天下的时候,才发现,达才能兼济天下。
今天有个读者跟我说,成功学讲的好的人非常多,为什么大家都引用马云的呢?因为他有成就。
说的太好了,接下来,回归平凡,赚钱,努力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