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和小李是同事,这天,小李在网上买的东西到了,但小李没有时间去拿,就叫小张帮着拿一下,并告诉小张说是橡皮。小张一听,以为也就两三块橡皮,小孩子也用不了太多。谁知道,等小张拿到的时候就懵了,居然有整整一箱的橡皮。小张拿着快递去找小李,好奇心驱使着小张问了问小李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橡皮。小李一笑就对小张解释说她家那个孩子啊平时保管不好自己的东西,橡皮这种文具是用一个丢一个,每次都找不到,也就只能多准备一些了。小李还说不光是橡皮,她的孩子有时候作业本都能给丢了,差点没把自己送出去。小张一听就笑了,对孩子的行为也是很无奈。
孩子小时候对东西没有保存的概念,他要是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就会把自己的东西毫不犹豫的送给他,但是他没有想过自己也需要这个东西,而小伙伴也不缺这个。此时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一个自己保管东西能力的培养了。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入手呢?
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说清楚,自己的东西可以和同学、伙伴一起分享,这也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但是在使用完之后一定要自己收好,不要随随便便的就给了别人,这次给了别人,下次自己就没有用的了。即便不是送给了朋友自己用完之后也要收好,不能搞丢。现在的孩子生活很美好,在玩具这方面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家长在教会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的同时一定也要教会孩子如何保管自己的东西。
其次,家长可以参与进孩子的游戏里,如果孩子又随手送给了自己一个东西,拿积木为例。妈妈手里拿着孩子送给自己的积木,这时候妈妈不能高高兴兴地收下,而是要问孩子真的要给自己吗?如果给了自己的话那下次积木就拼不成了了哦。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就会产生一阵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保存自己的东西的意识也会提升。
最后就是家长要教会孩子记住自己每天都带了些什么东西,然后依次装在书包里,等放学收拾东西的时候,孩子可以在默默念一次看看自己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当然这个习惯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在习惯的形成期间,家长要多给孩子鼓励,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形成保管好自己东西的习惯。
另外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千万不要把贵重的东西给孩子带去学校,特别是经常丢东西的孩子,贵重物品涉及到大量的钱财,丢了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种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家长还是自己保管贵重物品最好。
能够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是一个好习惯,孩子的生活也离不开这种好习惯,家长一定要坚持给孩子培养出这种习惯,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巨大的帮助,也能使孩子的思维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