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不是写了洪七公么?
写的时候顺带问了句旁边的人
有和南京有关系的武侠小说吗?
旁边的人:
换你你一口能报出来吗?
照理来说南京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的,还是六朝古都,但我们却很少在武侠小说上见到过南京的身影,反倒是南京附近的苏州、扬州杭州倒是经常出现。
这是什么情况?
江南
江南人杰地灵,文化丰富,风景柔和秀美,这点和古代文武双全的侠客非常搭调。
武侠世界里的江南不外乎这几个地方:
苏州、杭州、扬州、宜兴、镇江
金庸武侠就经常提到江南,如《书剑恩仇录》和《鹿鼎记》里有杭州和开封,《天龙八部》里阿朱登场时则在姑苏。
可就是没有南京
南京能不能代表江南,网上一直都在争论(互喷)。更伤感的是,2007年的《国家地理杂志》甚至南京排除在了“江南”的范围之外。
不管怎么说,和苏州杭州等地相比,南京在国人的印象中确实有点“江南味”不足。武侠小说里如果要提江南,基本不会把南京当做首选。
另外一个问题也很头疼
山里能好藏宝贝,造小竹楼和大本营。你看无量山、嵩山、华山什么的,都是人迹罕至,险峻无比。武功秘籍随便里一摔,滴溜溜的就滚到深潭野窟里了,没个百年别想见得天日。
我们再看看南京的山~
栖霞、紫金和老山,这几个都是南京的名山了,论规模都不小,景色也没的说。
可它们都有一个大问题。
紫金山和老山的最高峰在400米左右(嵩山1491米)
山不够高,主观上肯定会让人觉得气势不足,缺少武侠小说里大山特有的深邃意境,是个高人就要深山隐遁的思维定势相悖。
客观上矮了也不行
你想啊,段誉在无量山(3376 米)这种级别的山上掉落,然后才能找到“琅环福地”这种山沟的。
换到紫金山的话,明显没有无量山那么高的山崖来让段誉挑。
就算段誉从紫金山天文台那里起跳,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沿着踏青的小道一直滚到山底,撞飞两三头野猪,最后得个脑震荡。跌出个洞天福地就别想了,大家也都是隔几年就上紫金山的人。
我说紫金山里有大山洞能藏秘籍,换你你会信吗?
所以说,南京的山,基本不会出现在武侠小说里。2004年的《沧海》里面倒是有提到南京的山,里面主角问路时说了一句“哦~原来已经到紫金山了呀。”
然后?然后就没有了。
其实南京还有个青龙山,不过青龙山这个名字现在多用于精神病院,所以......
说完山再看水。 其实水这块能提的不多。玄武湖虽然够大,无奈是皇家园林,不像太湖、西湖、洞庭湖那样,这几处都是全国有名,而且没有皇帝管着,想闹就闹。
紫霞湖名字倒是好,但不够有名,再往下的话就是秦淮河,秦淮河的问题我们下面会提到。
山不高,那些门派就没了落脚地方
六朝古都少不了文人墨客。但自唐宋开始,南京的境遇都是比较没落的,更别说什么的武林门派,你想想貌似连镖局都没听过。
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多少都有点靠山吃山的意思。
这个吃不只是物质上的,同时也是名气上的。你看五大门派里哪个没名山高山撑腰,南京这边没山可靠,气势上就缺了一大截。
不过,南京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派。明朝锦衣卫勉强算一个。这点喜欢玩手游或者一些国产游戏的小伙伴应该知道,除了几个大门派,锦衣卫、唐门经常露脸。
为什么锦衣卫会在......衍生作品里作为门派出现?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具有仪仗队的职能。这个仪仗队的衣服肯定是要非常华美的, “鹅帽锦衣”,还有绣春刀在手,再加上皇家认证的战斗力,这才让锦衣卫成为了部分小说、游戏以及影视作品里的一个”门派“。
哦,对了,南京还有一个门派”石锁门“。1929年吴蕴瑞在南京成立的中央体育研究会(后来又有了“中央国术馆”),就当是国术派了。往近一点,能想到的就只有南京市体校和城墙那边玩石锁的大爷了。
除开锦衣卫这种官方组织,剩下两个我暂且称之为体校派和石锁门。这两门派估计也都就那样,有点类似唐门或者五毒教。
不过这两二流门派地处四川和云南,天高皇帝远。南京这可是六朝国都,你见过那时的长安、幽州有什么像样的二流门派么,最多也就出几个好点的镖局。
说起镖局,南京好像没也没出过啥好的镖局,连杜撰的都没见过。
这是为什么呢?
林远图:“我的镖局远在福州,这事儿别问我。”
历史上有名的镖局多见 于明清,如北京的兴隆镖局、沧州的成兴镖局,还有华中的广盛(貌似是华中最大的一家),这类大镖局在河北、北京等地见得多。南京这边估计是因为水路交通便利,土匪也不多,所以......
还是没南京什么事。
实在不行就当过场吧。
武侠小说里的经典过场就是客栈
武侠世界的客栈 酒馆一般就两个用处,一是找人形外怪店小二打探消息,二就是拿来掐架。
武侠里的客栈酒馆大多无名(无名 =悦来),但都有能做地方名菜。
南京有倒是有桂花鸭这样的名菜,但酒馆本身是为剧情服务的,如果剧情不到南京,桂花鸭再火也没用。
结论:没必要用 ......
五、过场都当不了,说白了还是总体上缺乏故事性
武侠小说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一般会以著名的悬案、谜团或者兵变作点,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襄阳和长安,这两座城市集合了国仇家恨,朝代更迭和官僚腐败等元素于一身,
另外一时就是华山论剑,没故事就给你造一个出来,搞得现在不少人都以为华山论剑是真事。
南京在明朝之前也遭受过几次毁城级别的浩劫,可不是侯景之乱这种大型内乱,就是隋炀帝废“建康”为“秣陵”这种动嘴不动手的破事,都不是武侠发挥的舞台。
硬造一个故事出来也行,但前面提到的几大因素严重制约了故事情节的创作,除非金庸这样的大神,一般作者估计也没有信心能生造出一个关于南京的武侠故事出来。
图片来源千库网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