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们都已经接触到了新版的高中历史教材,这次历史的教材跟往常有些不太一样,这次新增了一些新的知识,这也意味着同学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这次的教材首次采用了通史模式。
在新增的知识当中,引入了更多的世界史,主要介绍中古时期的亚、欧、美三洲,这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拥有一个最基本世界历史意识,其中最引入瞩目的还是清朝《疆域的奠定》这一内容。
在原本的教材当中,只是提到了清朝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很少会提起疆域问题,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从努尔哈赤入关建立后金以来,清朝正式开始有了一个雏形,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朝灭亡,多尔衮拥护皇太极入关。
关于清朝是如何奠定中国的疆域领土的,笔者只简单地介绍几下,1661年,在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之后,郑成功击退荷兰,但郑成功之子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礼待明朝后裔,1683年,清朝攻克“湾湾”,明郑结束。
1685年,被击退的俄国军队卷土重来,攻占了雅克萨,次年,康熙派两千士兵,进攻雅克萨,经过几个月大战,俄国首领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沙皇俄国不得不派出外交使者前来跟清朝谈判。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商谈,但期间噶尔领袖噶尔丹大举侵犯喀尔喀蒙古,这次的商谈因为战乱,暂时延后,1689年,商谈地点改在尼布楚,这次的条约划定了两国之间的东部疆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尼布楚条约》首次使用了中国的国名,比如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他是中国皇帝的钦差,行驶中国的主权,这也是国际条约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
在第四单元第14课,讲的是清中叶鼎盛时期,清朝的疆域也是在这个时间逐渐奠定了起来,1760年,平定准噶尔汗国后,清朝的疆域进入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分公里。
藩属国达到了19个,皇太极、康熙时期就有朝鲜和琉球国,乾隆时期扩充到了东南亚的安南(越南),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爱乌罕(阿富汗)等国,清朝中叶之后,西方列强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英国、美国都在殖民扩张。
即便清朝在晚清时期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8年,领土已经缩水到了1135万平方公里,虽然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清朝还是为中国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