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终会被世界温柔对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84
导读

他说,如果丧失了这颗善心,今天可以一脚踩死数百只蚂蚁,将来这颗心发展起来,这个人就变成了一个暴虐的人,会去伤害周围的人,甚至去虐杀无辜的老百姓。 善良是一颗种子,有它落地生根的地方,一切都会欣欣向荣…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贾谊《新书》

《增广贤文》有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管多做善事,做好当下就好,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

人生在世,积德行善全凭自己的一颗真心。心地善良的人,福报都在路上。

善良,是一种自我肯定

有人说,人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是骨子里的修养,植根于内心的善良。

那什么是善呢?是苏轼的“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亦或是金庸的“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一种自我肯定。

薛侃曾经向王阳明抱怨:为什么天地之间,恶难铲除,善更难培养呢?

王阳明劝导他:善恶是相对的。你在除草的时候,草相对花来说就是恶的,因为它阻碍了花的盛开。但是它却在某些程度上又给予了花养分,因此它又是善的。

以一颗柔软心看世界,世界便是斑斓的,世界的颜色取决于你本心的颜色。

丰子恺著有《护生画集》,是位佛教徒,但是他和一般的佛教徒有点不一样。

女儿回忆说,丰子恺曾教育他们要爱世间的一切生命,包括小小的蚂蚁。

但他劝孩子们爱蚂蚁,不要踩死蚂蚁,并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报应”,也不是为了要保护世间的蚂蚁,而是为了要培养孩子一颗善良的心。

他说,如果丧失了这颗善心,今天可以一脚踩死数百只蚂蚁,将来这颗心发展起来,这个人就变成了一个暴虐的人,会去伤害周围的人,甚至去虐杀无辜的老百姓。

《了凡四训》中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世间的一切善良福报,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一个人行善去恶,他的内心就会纯净安详,这样的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和谐的。

老子《道德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不分亲疏,但常常眷顾善良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善良顺应了天道。

梁晓声说: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

人,不一定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无须把日子过得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有一颗温暖善良的心。

当你走在路上感到舒心从容,当你遇到麻烦时会,有只手来拉你一把,这就是善的回音。

善良,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很多人喜欢看风水,他们觉得家里不够兴旺,多半是风水不好。却不知,不是风水养人,而是人养风水。

如果说家是一座房子,那么善心就是地基,人心不善,整个家就会陷入不安。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

《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善良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黑夜里的路灯,上一辈熠熠光辉,必将照亮下一辈前行的路。

曾国藩从小受家庭影响,半耕半读发奋苦学,后来成为封疆大吏,他再三告诫后代子孙亲自参加农事劳动,不许仗势欺人,不许使婢差奴。

曾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这与曾国藩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教密不可分的。

古语有云: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善良是一颗种子,有它落地生根的地方,一切都会欣欣向荣。

此间有福田,何处不安身?

古人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愿你在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心怀善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终会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如有侵权请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微信:taijichanyi )。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8602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