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梅花在中国花卉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曾经还与牡丹一起争夺国花的称号,虽然时至今日中国依旧没能定下国花具体是哪种花,可是它却仍然是其中最为有利的一个竞争者。它与兰、菊、竹被称之为"四君子",又与松、竹被称之为"岁寒三友"。千百年来,它傲雪凌霜的气节一直备受人们称赞,而与此同时,它又是春之使者,所以也成为了古代文人最为喜爱的一种题材。
它不畏严寒,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也象征着坚贞不屈,无数诗人为它写下了赞歌,王安石说它:"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赞它:"凌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纵使外面天寒地冻,可它却仍旧倔强地盛开。可就在所有人都在称赞它之时,却有一位诗人因为埋怨所以写下了一首诗,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李商隐的这首《忆梅》。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我们对李商隐都非常了解,他终其一生也没能在官场大展手脚,而原因就是他为了娶妻子,得罪了自己的老师,之后又成为政治中最为无奈的那个牺牲品。不过这些并不能证明他没有才华,相反他才华横溢,在六、七岁之时就能作诗,十二岁开始就挑起家的重担,并且在那个考取功名异常艰难的年代,他在二十五岁便已经高中进士。
只可惜人生就是这么无常,妻子去世之后,他去梓州担任幕宾,这也违背了他的初衷。他最初的打算只是来这里抚平内心的悲哀,可是来到四川之后,他却一呆就是数年,独自一人身处异乡,他倍感孤独与痛苦。在那年春天,百花都盛开,可是唯独却见不到梅花,所以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的第1句中,从"定定"这两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无可奈何,因为他本身是不想"定"在这里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没有能力改变着这一切,所以只能选择坚持呆在异乡,虽然这里距离长安有一千八百里之遥,远虽远,但是却称不上天涯,可是在诗人心中这样的距离却是天涯一般遥远。
而在这首诗的第2句中写到,因为心里过于悲愤与委屈,所以他想要去踏青散心,想要寻找春天的踪迹。"物华"这两个字指的是春天的那种欣欣向荣的景物,他想在春天的美景中寻找一些精神上的安慰,然而他却并没能找到,因为他最喜欢的是梅花,可是在这个季节梅花早已经凋零了。
爱之深恨之切,这个道理我们都是知道的,他正是因为爱,可是却爱而不得,所以便成为了恨,成为了埋怨,于是他写下了最为出名的后两句。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把梅花称之为去年花,是因为梅花只在冬天开放春天的时候却已经不在,梅花开于百花之前开的太早,这让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他的人生又何尝不如梅花一样呢?
他少年成名才华横溢,然而还没等到伸展手脚之时,他却经历了人生的寒冬,尤其是在他去了四川之后,他更是在现实的打击下心灰意冷。所以严格来说,与其说他是恨梅花,还不如说是在惋惜自己,毕竟命运的捉弄总是我们无能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