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近年以来我国在航空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空军更是服役了五代战机歼-20,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在该领域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航空发动机,因为发动机的不足,我国歼-20战机也被认为在综合能力方面不如美国的F-22,另外在其它战机方面我国也一直被发动机性能不足而困扰,其实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先进发动机领域,我国的技术和相关材料已经不再落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还是没能造出来像美国和俄罗斯那样性能先进的发动机呢?这和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动机言之理念分不开关系,如果该缺陷不能进行改进的话,我国在发动机方面的劣势将会一直存在。
就现阶段而言,在全球范围内能够进行航空航天的所有国家当中,我国可以说是技术最全面的一个,无论是在空军战机领域,还是在空天探索领域,我国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俄罗斯虽说重型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先,但是其五代战机至今还没有服役,美国的空军战机性能先进,但是却没有能够用来发射卫星的重型火箭发动机,反倒是我国在战机发动机和重型火箭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我国的稀土以及其他重金属储量非常高,所以我国发动机一直以来被各国诟病的关键之处并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因为其他原因。
其实我国在战机发动机领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偏差是因为研发意识的问题,从上世纪开始,我国的先进战机的研发可以说是从苏联苏-27战机所开始的,这样一来我国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先造飞机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发动机,而纵观美国和俄罗斯的先进战机研制,基本都是先研制发动机,然后再决定飞机,这样一来,美俄所研发的战机能够将所搭载的发动机性能最大化,这也是为何F-22和苏-35战机性能能够如此出色的最大原因。而我国用飞机找发动机的方式则会造成一个现象,就是飞机的性能本应该很出色,但是因为发动机的缘故导致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比如之前的强-5和现在的歼-31,另外我国这样做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飞机研制一旦出现问题的话,发动机项目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直接下马。
所以如果要摆脱如今发动机被多国诟病的局面,我国应该做的就是转变设计理念,学习美国和俄罗斯先确定发动机,再寻找合适战机的成功经验,这样的话,才能将发动机的性能最大化。根据记载,在本世纪以来,我国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投入资金已经近万亿,虽说已经研制成功了涡扇-10B、涡扇-13、涡扇-19等战机发动机和一些大涵道比发动机,但是和美俄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如果我国能够合理的转换设计思路,那么不仅在发动机的研制方面会事半功倍,在先进战机的定性方面也会非常顺手,像歼-31战机这样尴尬的局面肯定不会再发生。
但是我国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理念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就目前我国所有的战机研发进程来看,发动机研制都要落后于战机的研制,这意味着如果我国想要实现逆转,就必须付出大量的宝贵研发时间现将发动机研制进程加快,并且停止战机的研发,这对于我国而言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不过好在目前我国战机和发动机的研发速率比正在往好的方向所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发动机研制速度将会超越战机研发速度,成为真正的空天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