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和金庸推崇的王彦章,有一双为什么铁脚和两条超重铁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24
导读

从这个小故事也可以看到,王彦章从小是苦出身,在贫穷中学了很多技巧,学武艺,使铁枪是其中之一,这让他有了后来安身立命的本领。几年后,李存勖看王彦章确实没有一丝一毫投降的意思,才杀了他的家人。派了几拨人都没有结果…

《水浒传》中,施耐庵借军师吴用之口赞扬王彦章,说他仅用半天时间就打败了李存勖的三十六员大将。金庸的笔下,欧阳锋打死杨康的铁枪庙,就是供奉王彦章的庙宇。施耐庵和金庸都推崇的王彦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同时让两个大侠推崇呢?

王彦章是五代时期的一员猛将,出身贫寒,从小练就了一双铁脚,并因此脱颖而出。在应征入伍时,王彦章毛遂自荐要当队长。几百人同时参军,一个无名小辈,出身山野,居然不识时务想当队长,这简直就是自不量力。

王彦章听到人们对自己的议论,很豪情地指着几百人对主将说,我天生豪壮,你们根本比不了,所以我才要当队长。你们这么咄咄逼人,这是一定要决出个胜负吧。那好,今天咱们不空喊口号,咱来个实打实的,我能赤脚在荆棘上走个三五遭,你们谁敢?

大家以为王彦章开玩笑,谁知,他是有备而来,拿出一捆荆棘,赤脚在上面走了几遭。看的人杀了眼,一声不吭。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跟王彦章较量。

王彦章踩荆棘和我们在景区看到的踩菜刀是一个道理,靠的是一种平衡,是熟练的结果。从这个小故事也可以看到,王彦章从小是苦出身,在贫穷中学了很多技巧,学武艺,使铁枪是其中之一,这让他有了后来安身立命的本领。

因为本领高强,朱温觉得他很神,就放到自己身边。从此,朱温手下多了一个骁勇善战的铁枪将军。王彦章也一步步从队长到亲兵,从龙骧军使到司徒、司空。

915年三月,为了分解魏州的实力,后梁把它分为两个镇。为防不测,朝廷派王彦章驻守邺城。但朝廷只给了他500人,面对战斗力强大的魏博军,这点人马根本就不管用。王彦章只好撤军,但家属成了晋军的俘虏。

李存勖早就想招降王彦章,对他的家属很好,还派人对他进行诱惑。王彦章根本不为所动,直接杀了李存勖的使者,还誓死效忠后梁。几年后,李存勖看王彦章确实没有一丝一毫投降的意思,才杀了他的家人。

921年,王彦章驻守滑州。此时,李存勖的晋军正准备大举进攻黄河南岸,消灭后梁。时局对后梁很不利,后梁的内部还出了问题,朝政被赵岩、张汉杰等奸臣把控,搞得后梁乌烟瘴气,资深将领王彦章也靠边站了。

两年后,李存勖建立后唐,并很快进军后梁。无奈之下,梁末帝朱友贞才重新起用王彦章。王彦章很痛快地接受了,还豪情万丈地表示,只需三天时间,一定让李存勖大败而归。

赵岩、张汉杰听了不禁嘲笑王彦章太狂妄。王彦章也不示弱,出征前跟身边人说,等我立功回来,一定把这些奸臣都杀了。

这一仗果然如他所料,两天到达战场,第三天攻破后唐城池。李存勖知道王彦章再次被启用,赶忙带着援军赶来。两军隔黄河对战上百场,也没有分出胜负。

王彦章很看不起李存勖,提到他时总说,“李亚子斗鸡小儿,何足顾畏!”(《旧五代史王彦章传》)

双方对峙了两个月,王彦章差一点就胜利了。这时候,后院再次起火。奸臣赵岩、张汉杰宁肯死在国家的敌人沙陀人手上,也不愿死在王彦章手里。于是,他们在朱友贞面前说王彦章的坏话。朱友贞不分青红皂白,夺了王彦章的兵权。

当李存勖威胁到汴梁时,朱友贞慌了,不得不再次启用老将王彦章。王彦章手里只有500新兵,还有张汉杰做监军。这仗根本就没法打,王彦章被俘。

李存勖以胜利者的姿态对王彦章说,你常说我是孺子不可教,现在服不服?王彦章不说话。李存勖接着又说,我听说你素来善战,为何守不住城池?

王彦章不无失落地回答,大势已去,这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真是将军落寞。李存勖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他拿出创伤药,交给王彦章疗伤。

如此良将,又是忠臣,李存勖很看好。他想收降王彦章。但是,派了几拨人都没有结果,李存勖只好把他杀了。在乱世的五代十国,像王彦章这样的忠臣,确实少有。大概正是因为稀缺,才更显珍贵,更值得后人敬仰。

关于王彦章的勇猛,《资治通鉴》有这样的描述:“王彦章骁勇绝伦,每战用二铁枪,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无前,时人谓之王铁枪。”两个铁枪,一个重一百斤,这个数字也许有些夸张,但王铁枪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有人估算过,王彦章的铁枪重量大概是40斤左右。这个重量,加上人的体重,王彦章的战马负重也够大的。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887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