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机芯差不多也就一块钱硬币那么大,大家可以自己拍了试试~~
X-PRO3 是一台比较特殊,同时也让我非常着迷的机器
本来只是一篇简单的使用分享,结果越写越多有点收不住了
内容比较长,谈到了不少普通消费可能注意不到的冷知识
希望看完能让大家也有所收获吧
由于 XPRO 3 存在部分与 XPRO 2, XT3 相似的地方,相似的部分就不多聊了,不然这篇评测内容实在太长了。
XT3 评测之前发过,大家感兴趣也可以找找
机器拿到挺长时间了,箱就不开了,直接开始说吧
全文分为7个部分,希望能给大家勾勒出这是一台怎样的机器
一、历史传承
XPRO 1 是 2011 年富士发布的第一台 X 卡口可换镜头相机
在此之后,开启了高速发展的X系列进化史
富士的签约摄影师 Charlene Winfred,厂家给的 XT3 她不用,至今坚持用那台已经“破烂不堪”的 X-PRO1
为何坚持用 X-PRO 拍摄,用过 X-PRO 系列的老用户都懂
富士对 XPRO 的定位是“Pure Photography”,纯粹摄影
设计宗旨就是如何激发摄影师的拍摄欲,让你爱上这台记录工具
富士的设计师在介绍 XPRO 的时候多次提及了一众胶片时代的
历史名机,诸如F3,M3,TX-1
基于这些不朽名机为灵感做出来的机器,想必知道摄影师要什么
2016年 X-PRO 2 上市,其实 PRO 2 的性能,放在现在依然也还行
时隔将近 4 年,PRO 3 终于发布了
咋一看,也就是换了个底换了个壳顺便加了块屏幕
就跟刚发布时候的徕卡 M10 一样,外行看了感觉
跟上代没啥区别嘛,又来骗钱了,这公司不行了
内行一看,我X,这么牛X??现在拍啥时候发货?
M10 做薄的机身,左上角的 ISO 旋钮,他们懂徕卡老用户的情怀
T470 纪念版的7行键盘,他们懂 THINKPAD 老用的那份情怀
XPRO 3 进一步强化的混合取景器,3 种选择的钛合金处理方式
背后的胶片模拟墨水屏,目前全系 ZUI 快的对焦速度
老用户一看,懂了。
很多人以为 X PRO 3 就是台“旁轴版的”XT3
某种意义上的确是,但又有些片面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二、外观,独特的质感
2.1、不复当年勇
在数码相机取代胶片机之前,诞生了大量不惜工本堆料的胶片名机
玩过这些名机的朋友知道,这些上了年头的相机,做工简直不可思议,明显好过现在的大部分数码机型
说不可思议并不夸张,考虑到当时落后的机械加工条件,实在厉害
晒几张我自己的徕卡M3, 60多岁的机器了,这做工感受一下
前段时间我们跟东来一起去杭州参加造物节做了个展
下图是当时的部分展品,哪怕不拍照,深夜把玩也可以说很感人了
现在很多相机的做工跟当时这些胶片名机一比,可以说非常玩具了
也不能怪人家,毕竟当年一台 M3 的价格可以换一栋别墅
而现在的相机相比之下只是普通的电子消费品而已
2.2、钛美丽
而 X-PRO3,在我拿到的那一刻
就瞬间让我联想到相机黄金年代的那些“名机”
印象里已经很久没出现过钛合金机身的数码相机了
上一次好像还是十年前卖 20 万的 M9 钛版。
但是胶片时代,其实出过不少昂贵的钛合金机种
比如徕卡 M6 钛版,ConTAX G 系列
以及富士自家的 TX-1(这个T其实就是钛的意思)
2.3、DURATECT 强化表面
而这次的 PRO 3,在钛合金的基础上,玩出花来了
这次的的三个版本,国内翻译为黑色,DR 钛金灰,DR 钛金色
一般人觉得不过是三种不同的颜色而已,其实还真能多聊几句
首先说一下 duratect 涂层,这玩意儿是西铁城的技术,本质是一种 DLC(daimond like carbon)涂层
我之前买过一块卡西欧 MRG,用的就是类似技术钛合金+DLC,主要功能是提升表面硬度。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这两款颜色,硬度是不同的
DURA 钛金灰的表面质感,类似黑灰色,硬度是 1200 HV
DURA 钛金色,展现的是类似钛合金本色的颜色
硬度更高,达到了 1500 HV
emmmm不锈钢的韦氏硬度大约是 170 HV
富士发布会现场用石头反复刮擦表面,都没有留下痕迹,可以说确实很硬了。(建议不要自己瞎尝试,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唯一有个小问题, PRO 3 表面有点容易留指纹
好在包装里有一份做工奇好无比的大号擦拭布
一擦就干净了,话说这块布的做工真的好,图上这块灰色的就是
2.4、岁月的痕迹
这里再要提一下黑色,黑色用的跟 PRO 2 差不多的标准烤漆工艺
没有硬化涂层
首先提一下一个一般人可能不那么了解的摄影文化
有部分摄影师喜欢疯狂使用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机看上去破破烂烂,性能却可靠如初,机身全是自己多年摄影经历的岁月回忆
徕卡的露铜文化正是来源于此,前两年还出过一个出厂就露铜版本
晒几张好友猛用了多年的 PRO 2 大家感受一下,要的就是这种味道
X PRO 3 的黑色版本,磨损以后,会“露钛”,更是别具一格
而这也正是富士保留全黑 PRO 3 的目的
我来总结一下,希望慢慢露钛越用越有味道的,选黑色。
希望耐磨同时低调的,选钛金灰,喜欢钛合金本色的,选钛金色
不管选择哪一种,富士的目的,都是希望这台相机像前两代 PRO
一样,陪伴用户度过很长的一段摄影时光。
PRO 3 供货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就跟同样钛合金+DLC涂层的 MRG 一样,这玩意儿的外壳是在日本一个个手工打磨的
产能非常有限,上市阶段一下弄不出这么多来
三、混合取景器,为摄影而生
富士这块混合取景器物料成本高达数千元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 XPRO 的灵魂了
发展到 PRO 3,富士甚至一度考虑索性取消背屏,
只保留这个取景器得了
首先说一下,既然背屏可以取景,为什么还需要取景器呢?
我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1、取景器让人取景的时候更专注,全黑的取景框,让人更能专注于画面构图,用过的都懂。
2、旁轴光学取景器其实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单反取景器只能展示镜头画面内的物体,而旁轴取景器可以看到“取景框外”的画面。也就是被摄物体走进画面前,你就已经看到了,这对获取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有非常大的好处。
3、连拍时候不黑屏
4、省电
先聊 EVF 电子取景部分
0.5 英寸,OLED( PRO 2是LED),4 比 3 屏幕,高达 369 万像素
有多精细呢?可以想 IPHONE X 的 5.8 寸屏幕也才 274 万像素
刷新率 100FPS,对比度1:5千(PRO2是1:3百)
97%SRGB 色域,放大率 0.66X(PRO2 0.59X)
最高亮度 1500CD(XT3是800CD,IPHONE X“只有”625CD)
眼点提升至 17mm,这里聊一下啥叫“眼点”,用过旁轴的很多都有体会,徕卡装上 28mm 镜头,如果戴眼镜,经常会看不到取景框线(因为眼镜的厚度导致了眼点提升),眼点提升的意义就在于,哪怕你戴了眼镜,也能看清完整的取景器,对于我这种戴眼镜的用户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改进。
如果看不太明白上面这些参数,总结就是:
这是一块用起来异常清晰,流畅,舒适,色彩漂亮,感觉简直就跟光学取景器不相上下的,电子取景器。
再聊一下光学取景部分,之前两代 XPRO 有一个放大率切换功能,PRO 3上 取消了,放大率固定在了0.52X。
另外增加了一个一键显示各种线框的功能
其余部分我感觉差不太多,具体可以参考一下网上对
X-PRO 2 光学取景器的介绍,限于篇幅不展开了
这玩意儿目前富士独此一家,我大概介绍一下
这块光学取景器上(请注意是光学取景器),可以自定义投射包括动态(注意是动态)直方图在内的几十项参数,同时右下角还可以手动开启一个 ERF 屏幕,来确定对焦点是否合焦,由于取景器不太好拍,这里放张官方图大家感受一下
四、屏幕
4.1副屏
XPRO 3 这次独创了一个
类墨水屏技术的副屏
灵感来自于以前的胶片相机
胶片时代,ISO, 白平衡,色彩表现,是由胶片决定的,由于不能随便打开后盖确认,为了怕你忘了里面放的啥胶卷,很多相机背后给你留了个小窗,让你放一片胶卷盒的卡纸,我这里找了个哈苏,尼康,富士 胶片机的背面胶片卡纸窗,大家感受一下
富士的这个副屏上,也是显示了类似的胶片模式,ISO,白平衡
玩胶片的都懂,这情怀简直了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这玩意儿情怀大于实用,也可以切换成参数显示,可以把各类参数都自定义到这块背屏上
另外就是,关机状态下,也是显示的,可以说是相当方便实用了
4.2翻转屏
由于取景器做的过于优秀,富士一度考虑索性像徕卡 M10D 一样
(10D这个我觉得有点过了,是真的彻底没有屏幕,回放你得手机WIFI连接或者回家电脑看才行),索性连屏幕都不做了,后来据说由于不少摄影师提意见,最终决定改成翻转背屏
平时不用的时候,这块背屏是长期收在里面的。由于我非常热爱使用取景器来拍照,这块背屏对我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而且相比老的 X-PRO,低机位拍摄时候倒方便了不少。
五、胶片模拟
优秀的直出一直是富士的强势功能,由于大部分用户其实并没有强大的后期能力,就算有,可能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折腾,一摁快门就能拍出漂亮的照片是大部分用户基础的诉求。
而富士在这方面,我认为做的非常到位
模拟复古功能,很多品牌,甚至手机都有,但是做的好的着实不多之前有的胶片模拟模式就不多说了
这次新推出的经典负片模式,将这个功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推出的 CLASSIC NEG 其实对应的就是富士的 SUPERIA 胶卷,这玩意儿不是啥高档货,现在淘宝还能买到。
富士之前的比如 VELVIA,ASTIA 其实都是是正片。啥是正片啥是负片大致就是正片饱和度更高宽容度更低,具体不展开了。
这里放一张官方的介绍,供大家参考一下,其中 ETERNA 是电影卷饱和度极低,大家拍视频时候可以是这个模式
富士不愧是做了 80 年胶片,对色彩的把控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这次新推出的 CLASSIC NEG 模式,非常得打动我心,喜欢极了。
富士的这款机内模拟,在开发过程中,对胶片的绿色,蓝色,肤色暗部,亮部表现做了不同情境下的大量实验,更夸张的是,甚至在欠曝跟过曝的情况下,模拟结果都是不同的(玩胶片经验丰富的应该有体验),绝不是简单调一下色彩曲线这么简单。
这款胶片模拟,是富士目前胶片模拟技术的集大成,这里分享几张 @_豆桑 的直出样片供大家参考(@_豆桑老师拍的比我好,就放他的了),大家感受一下,JPG直出哦~~~~
六、进化
由于与 XT3 使用了相同的第四代处理器跟 2600 万像素 BSI 背照式传感器,主要性能参数差别不大,分辨率高感11张高速对焦连拍啥的直接看 XT3 测评就行,网上一大堆,这里说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是对焦性能
XPRO 3 继续升级了对焦算法,比 XT3 更快,是目前(截止 XPRO 3 发布)富士对焦速度 ZUI 快的机型
更重要的是,XPRO 3 大幅提升了暗部对焦性能,达到了可怕的-6EV, XT3 是-3EV,-6EV 啥概念呢?
差不多烛光那么点亮度就能对焦了,极大提升了夜拍的可能性,能拍出很多原先很可能拍不下来的题材
我估计没几个人说得清-6EV 是啥概念,这里稍微展开下
这部分稍微需要些摄影知识,知道快门光圈 ISO 基本就能听明白
我们将 ISO100,光圈 F1,曝光 1 秒,获得的亮度,定义成0 EV
为获得相同的曝光亮度,
-1EV=ISO200, F1, 1秒曝光
(这时候ISO提高,亮度一致,说明环境更暗了)
-2EV=ISO400, F1, 1秒
-3EV=ISO800, F1, 1秒
以此类推
-6EV=ISO6400, F1, 1秒 的环境亮度
这里是以光圈F1为例,了解光圈意义的同学可以等价出
-6EV=ISO6400, F1, 1秒 等效于 -ISO1600, F1.4 , 2秒。
这里的知识可能稍微有点超纲,看懂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个环境试下-6EV有多暗,就明白了。
对了,由于 33 F1 太大,富士取消了计划改为 50mm F1,这支头估计快要上了,用这个配合 XPRO 3 其实可以达到-7EV 对焦,很可怕了,发两张之前拍的照片,大家感受下
还有其他一些普通人可能不怎么注意到的地方,这里我一并总结一下:
1.曝光补偿旋钮的阻尼相比 XT3 增大了,进一步防止误操作。
2.快门按键的行程加长了,也是防止误操作。
3.增加了type C接口,可以充电,也可以联机。
4.增加了联机拍摄功能,富士的联机拍摄配合 C1 超级好用,因为这个原因,我现在已经将原来的工作机 1DS MK3 换成了 XT3
5.多重曝光从 2 张增加到了 9 张
6.HDR 增加了 HDR800 选项,更强了
7.增加了曲线,颗粒,清晰调整功能,省的电脑调了
8.增加了 FX 蓝色调整,讲人话就是把天空压蓝点减少过曝
9.取景器罩子比 PRO 2 结实不少,PRO 2这个罩子说实话不太牢,PRO 3 重新设计加固了
10.续航跟XT3差不多,明显强过PRO 2
11.防泼溅性能照旧,富士的防泼溅性能朋友实测海上一个大浪打过来,一点事没有,继续拍就是,暴雨更是不在话下
12.由于背屏的原因,取消了 VIEWMODE 键,太好了,终于不用一天到晚去切换了,省心多了
13.相比 PRO 2 增加了对焦包围功能,这个功能非常实用,这里我演示一下我自己拍的效果图,大家感受一下
拍摄物是一块拉马尼亚 1863 机芯,实物跟一枚一元硬币一样大
镜头是富士的 80 2.8(真的是颗好头)
正常情况下,即使光圈收到 F8,拍出来景深也只有这点
这时候我使用 PRO 3 的自动对焦包围功能一顿拍,然后合成了一下,效果大家感受下
这枚机芯差不多也就一块钱硬币那么大,大家可以自己拍了试试~~
14.相比PRO 2,新增了一个黄色峰值对焦功能
主要用来转接手动镜头用
转接环是我们之前跟七工匠一起合作的款式
兼容性比原厂强点,主要是大光圈镜头不干涉
之前也写过评测,感兴趣可以找找
XPRO 3 用来转接老镜头效果比 XPRO 2 方便太多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取景器
PRO 3 的取景器因为刷新高分辨率高,用着感觉跟光学差不多,甚至不开峰值对焦就能对上
开了峰值对焦指哪儿打哪儿,使用体验很流畅
七、结论
相比其他的相机,XPRO 的外观非常复古漂亮
但是正面,连个 LOGO 都没有(曾经的徕卡也都没有)
只为了街拍时候尽可能不引人注意
XPRO 3 的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不用开机就能直接设置
配合经典负片模式的直出,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是在用一台高性能的胶片相机
混合取景器异常好用,还有3种钛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可供选择
目前富士 X 系列 ZUI 强的对焦,画质性能
由于最近 GFX100 用多了
顺便前段时间玩了两个礼拜飞思 1.5 亿
2600 万像素的分辨率的确已经不能给我强烈的震撼
但是以目前这块传感器的高感,分辨率,宽容度
都已经足够足够拍出精彩的照片
用 PRO 3 如果还拍不出好照片,肯定不能再怪相机了
最后
这是一台设计目标可以陪伴你很长一段时间
并让你专注于摄影本身的相机
祝大家越拍越好,给自己与家人,留下数不尽的美好回忆
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多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