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近代非常著名的一个诗人,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他的《再别康桥》,也都听过他的复杂的情史,作为“诗人”和“情种”的徐志摩是我们都比较熟知的,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作为“富二代”的徐志摩。
徐申如,光绪23年靠着和他人合伙开钱庄发家,注意他开的可是钱庄,而在后来他又创建了自己的电灯股份公司,电话公司,这两个公司在当时可是新兴热门的行业,而且大有前途,就想当如如今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而在后来,他又成立华商银行。大把大把的钱滚滚而来,为徐家打来了数不尽的财富。
而这个徐申如就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富有商业头脑,经营有道,他的家族资产庞大到什么地步呢?胡适对此曾有过一个描述:硖石皇帝。徐家打个喷嚏,硖石都会感冒。
除了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徐申如还是一个著名的爱国人士,他在当地颇有名望,曾多次主动发起赈灾募款的活动,来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当地帮过很多贫民习艺所,让这些难民学习技术,获得工作岗位,此举获得社会上的一致赞扬。
正是在徐申如的安排下,徐志摩才和张幼仪完成了婚礼,张幼仪的一家同样也是江南的富豪,他们的结合是门当户对的。徐申如对张幼仪非常满意,张幼仪温柔贤惠,还为徐家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徐志摩偏偏不喜欢她,还在德国和她离了婚。徐申如为了表达的儿媳妇的愧疚,将自己在上海的大别墅送给了她,让她在上海的时候能够方便一些,她依旧是徐申如心中唯一的儿媳妇。
徐申如和陆小之间还曾发生过一件非常类似于《大宅门》中杨九红守丧的桥段,当年徐志摩的母亲病危,徐志摩要带着陆小曼回家看望,但是徐申如却说:她要是来,我就走。在徐志摩的母亲去世之后,陆小曼作为儿媳妇按理说是要回家奔丧的,但是在奔丧的路上,徐申如却派人堵住了她,就是不让她进门。徐志摩为此和自己的父亲大吵一架,气的徐申如跑到妻子的坟前痛哭。
而在徐志摩死后,徐申如也硬是没有让陆小曼来参加自己儿子的婚礼。要知道,徐志摩可以说是陆小曼的命了,而胡适在得知这件事之后,身为徐志摩和陆小曼多年好友的他也在给朋友的信中为陆小曼抱不平:老先生确实做得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