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生为国,鞠躬尽瘁
众所周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带领革命党人一举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共和,亦是被国民政府尊称为国父。
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并未亲眼看到中国的强大,便在五十八岁时因病而逝去了。孙中山先生在临终前曾立下过三份遗嘱,两份皆是为了国事,唯有第三份遗嘱中提及了对儿女们的期盼。
据《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大致的意思便是说:我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除了所留的衣物书籍以及在上海的一套私人住宅之外,没有多余的个人财产,将所留之物都托付给了妻子宋庆龄。我的儿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期望你们能够做到珍爱自己,能够自食其力。
从中可见孙中山先生确乃一位爱国的伟大之人,一生为国奉献。虽然他没有过多教养子女们,但是他的后人依旧做到了父亲的期望,自食其力且热爱祖国。
一子成才,不负所盼
孙中山先生一生有过3位妻子,他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留下了一子孙科以及二女孙娫、孙婉。
长子孙科是他与卢慕贞所生的唯一一个儿子,孙科曾任行政院长、立法院长以及国民政府的副主席。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孙科主动辞去了自己的职务,一家人移民去了国外居住。因此他的几个孩子,也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孙子辈,直到现在都是美国生活的。
孙科膝下有二子四女,长子孙治平、次子孙治强自己长女孙穗英、次女孙穗华、三女孙穗芳和幼女孙穗芬。孙科一生算得上圆满,曾担重任,后移居国外,子嗣众多,不负孙中山先生所盼了。
且孙科及其后人虽是身处异国他乡,但他们并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还经常给中国的慈善机构汇款,用自己的力量支持着中国的建设发展。
孙科幼女孙穗芳更是中山大学等许多名牌大学的名誉教授,并且她一直世界各地奔波,举行了800多场演讲,借此宣传祖父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致力于传播民主思想。
一女早逝,两女圆满
长女孙娫是孙中山与卢慕贞的长女,幼年时,她便到了国外生活。一直到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才将她接回了国。
她曾前往美国加州的柏克莱大学读书,但1913年3月,她因患肾病而久治不愈,后回到了澳门的母亲处治疗,3个月后还是病逝了,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次女孙婉是孙中山和卢慕贞所生的幼女,巧合的是,她与父亲孙中山是同一天生日。
她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过的,此后曾赴美留学。并在此期间,她和王伯秋相恋结婚,生下了女儿王蕙和儿子王弘之。但因王伯秋在南京已有妻室,最后两人只得分开。
后来孙婉和戴恩赛结婚,生有女儿戴成功、子戴永丰。之后她就和丈夫在澳门生活。1955年,丈夫去世后,她便与女儿在澳门相依为命。直到1979年去世,享年83岁。
而她的子孙后辈们虽然没有居住在内地,但也一直心系着祖国大陆的建设,一直为中台关系而奔波。
除了两位原配卢氏所生的女儿之外,孙中山还有一位日本籍的长女宫川富美子。
宫川富美子是她和日本妻子大月薰所生的长女。在她出生之前,孙中山便已经离开了日本。所以宫川富美子在出生后就被送去做了养女,还是母亲大月薰告知,她才知道自己是孙中山的女儿。
但因考虑到孙氏家族的立场,所以她并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直到1990年去世,享年84岁。
所以说孙中山先生的孙辈大都移居国外了,只有少数的是在国内居住的。
小结
虽然孙中山先生已经故去,而他的民主思想确却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他虽然没有给子孙后辈留下多少财富,但是他却留下了他为国为民的思想与胸怀。
事实证明,即便孙家的子孙后人流落在世界各地,也没有忘记支援祖国的发展。如此精神,如此作为,实在是让人敬佩。
参考资料:《纪念孙中山先生》、《家事遗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