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保护一座城的故事,在历史上不少见。但是,如果是一个虚拟的人,能成就一座城,能改变一座城,那就是极大的稀罕事了。而郭靖就是这样的一个奇人,因为他的出现,因为他的故事,竟为一座古城增添了许多故事,增添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时至今日,如果到襄阳观光,很多游客还真的都是冲着郭大侠的威名而来的。郭大侠的威名在金庸笔下,鲜有人能够出其右,原因也是因为这座古城。然而,关于郭大侠的死,金老在书中并没有讲。到底他的结局如何?或许民间流传的这句话就是答案。下面继续!
古代的襄阳古城,和今日的襄阳城,在地里区域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从战略上看,它确实是兵家要地。这座古城面积不大,只有二点五平方公里的范围。但是,神雕中的郭大侠,却凭一己之力坚守了数十年之久。这座小小的城池,为何能够抵挡住蒙古铁骑的狂攻?其实,原因除了郭大侠的个人能力之外,更关键的还在于这座城池本身的险峻,还有地理特点,因为它易守难攻。而民间关于这座城池,也流传着一句话——纸糊的樊城,铁打的襄阳。是的,这句话实际上也告诉我们,郭大侠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来看看具体。
这座城池非常难攻。因为它的地势,相较其它的城池高了非常多,而且它有一面背后是绵绵的山峦,另外3面则是江水环绕。所以,要拿下它,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水路,要么陆路。然而这两种方式,放在襄阳城上,全都行不通。襄阳靠山的一面,有很多的山峦,层峦叠嶂,但是山路都非常险峻,蒙古的骑兵根本无法通行。因此,陆路进攻根本没有丝毫的胜算。那么水路呢?一样无可奈何。我们来看看!
襄阳三面和江水衔接,东南两面直接连接着汉江,然而这里的滩涂非常广大,换言之,就算是走水路进攻,对方的军舰,根本无法靠近城池,甚至连江岸都没办法停靠。换言之,水路到最后,还是要变成步兵。一旦换成步兵,那迎接他们的,必然是万箭齐发。而襄阳还有一面虽然没有靠江水,但是却有着高高的城墙,足有数丈之高。而且每一面的城墙下,都有非常宽大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也是襄阳城最大的屏障,平均的宽度多达180米。如果要算主城门外的那边护城河,竟达到了两百五十米!
也就是说,不论是水路进攻,还是陆路进攻,铁骑都是没办法发挥威力的。而且襄阳的补给,也非常有办法,水路可以,山路亦可以。另外再加上郭黄两人的兵法和武功,它才能数十年而都没有被攻下。但是,最后还是沦陷了。既然强攻拿不下,那么唯一能够打下这座古城的法子,就只剩下一种了,答案就一个字“困”!换言之,郭大侠最后是被困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