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病情控制不理想,可引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给患者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有效的药物治疗和自我行为管理——如良好的生活方式调节和定期监测血糖及血压等危险因素——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为取得良治疗效果,需要打“持久战”,这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可能都要面对的。
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朋友,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紧张、忧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导致心情不畅、闷闷不乐,一时较难接受眼前的现实;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朋友,由于长时间服用或注射降糖药物以及血糖监测,同时大量的美味也不能尽情享用,生活的质和量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和影响,有些糖尿病朋友会产生焦虑、忿怒、悲观、失落等情绪,甚至不检查、拒绝治疗,进而加重病情。
如何及早远离不良情绪,尽早战胜自我,保持“长治久安”的定力,是每一位糖尿病朋友的必修课。
控制糖尿病,个人的自身努力和定力自然重要,但是他人的帮助,可以使控糖之旅多一份关爱、暖意和豁然,少一些焦虑、失意和无助。为此糖尿病朋友要善于发挥“亲友”和“糖友”的优势,坚定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助力控制糖尿病。
亲友的关爱和帮助是一股力量,不仅可以为糖尿病朋友提供精神上和信念上的支撑,而且在有些方面都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家庭中亲友对协助糖尿病朋友培养和增进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独有的优势,由于长期共处,对其生活习惯和病情非常熟悉,一是可以针对性选择食材以及烹饪方式,食之有节,食之有度,“管住嘴”;二是可以及时督促其参加户外活动“迈开腿”,有助于控制血糖,保持心情舒畅;三是随时倾听其内心的感受,适时开导,舒缓其心理压力等。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做到了,体重减了、烟酒限了,应激少了,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自然会得到大幅改善。其实在协助控糖的过程中,家庭所有成员也同样经历了一次健康生活方式的洗礼,并由此也可以成为健康生活的明白人。
糖尿病虽然目前尚无法根治,但是把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好,可以减少危害因素的协同和叠加效应,是能够明显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既得之,则安之”,积极总比消极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亲友可以协助并督促糖尿病朋友日常规律用药及血糖监测,并帮助做好病情监测记录,出现了血糖波动,一起寻找原因及解决办法;病情变化了及时提醒和帮助就诊。情绪低落时多鼓励,出现惰性时勤监督。时时能感受到亲友关爱,将极大助力糖尿病的良好控制。病情改善了,亲人开心了,家庭也温馨了。
糖友的自身感受和经验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糖友在长期的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切身的感受,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积累了许多自身的经验和有效的控糖技巧。因此糖尿病朋友要多参加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和病友联谊活动,通过病友之间的不断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多听取他人好的建议,“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听、多想想,能使自己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有一些困扰自己多年的烦恼或痛楚,也会在交流或倾听中加以消除和化解,甚至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对于别人的经验和建议,要学会分析取舍,存精去粗,存益舍害,否则会适得其反。
糖尿病是慢性病,“贵在坚持”成为控制好糖尿病的核心。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的专业指导以及糖尿病朋友自身的坚持当然重要,但亲友的鼓励和支持、糖友的真实感受和深刻建言同样应该重视。糖尿病朋友要善于主动借助“两友”力量,智慧控制糖尿病,使控糖之路更顺畅、更理性!
(内分泌科 程飞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