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七里海传奇:鸿雁传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47
导读

到了家里,于三给大雁松了绑,撒在院里,忙从缸里舀了一碗水让雁喝,接着抄起铁锨到地里挖来地梨子给雁吃,又到邻居家弄来药面给雁敷伤口,大雁吃饱了喝足了,“啊啊”地朝于三直叫,似乎在感谢主人的救命之恩。 …

百度百科:宁河于雍正九年(1731年)从宝坻县分出,据《河北省县名考原》称:“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民国三年(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治改为芦台;1949年9月划归天津专区;1959年5月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称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6月复置宁河县,属唐山专区;1962年8月复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管辖;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宝坻县分出,据《河北省县名考原》称:“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民国三年(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治改为芦台;1949年9月划归天津专区;1959年5月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称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6月复置宁河县,属唐山专区;1962年8月复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管辖;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

来源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 作者 于增会

七里海传奇(四)

鸿

七里海素有雁乡之称。每到春天,成群结队的大雁云集于此,给秀丽的七里海增添无限生机,雁多,有关雁的传说也多。

相传七里海边有个叫于三的卖油郎,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度日。一天,于三卖油回来,路过七里海,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徜徉着一群天鹅,白白的,像雪一样,于三好奇地大喊一声,那群天鹅扑棱棱飞了起来,“啊啊”地叫着,在低空盘旋。于三看得出神,忽地发现有只褐色大雁,没飞多高就栽落下来。于三断定,这是只伤雁,便拔腿追去,一把将它按在地上,顺手将翅膀一绑,抱着回家。

路上,大雁不停地“啊啊”哀鸣。一个财主凑上来,一边端相一边问:“这大雁多少钱?”“这是只伤雁,多少钱也不卖。”“卖了吧,我出高价。”“不卖,不卖。”于三头也不回快步向家走。

到了家里,于三给大雁松了绑,撒在院里,忙从缸里舀了一碗水让雁喝,接着抄起铁锨到地里挖来地梨子给雁吃,又到邻居家弄来药面给雁敷伤口,大雁吃饱了喝足了,“啊啊”地朝于三直叫,似乎在感谢主人的救命之恩。于三见了,觉得挺有意思的,脱口道:“雁儿,往后你给我做个伴吧!”大雁点了点头。

一天,于三带着大雁去海北卖油。人们见货架上站着只大雁,一下子围了一帮人。有个叫荷花的姑娘隔门缝看了,也挤进人群看新鲜。这荷花姑娘穿一身红,像团火似的,格外耀人眼目,于三眼都看直了。荷花一回头,见一英俊小伙儿正火辣辣地盯着自己,脸腾地红了,羞怯地低下头。过了一袋烟的工夫,人们陆续走了。于三挑起油担特意从荷花家门口绕了一圈,痴呆呆地向里望,也巧,荷花正出来泼水,见了于三,嫣然一笑,含情脉脉地扭头关上门。这一切,都给大雁看在眼里。

从那以后,于三三天两头往海北跑,每次都把挑子放在荷花家门口。去勤了,人们一听见“啊啊”的雁叫,就知道是于三来了。荷花太想见于三了,可她毕竟是姑娘家呀,哪能总往外跑呢,无奈,只好一听雁叫就隔着门缝瞧。有一次,为了找个理由与于三见面,故意把油瓶弄倒,惹得母亲好一阵唠叨,于三呢,见荷花又来打油了,高兴得一边拿油提子提油,一边念叨:“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不知是有意多给呢,还是算错了账,惹得大雁偷偷发笑。

于三思念荷花,可跟谁说去呢?一天晚上,于三把大雁搂在怀里,自言自语道:“雁呀,你可知道我的心事吗?”大雁点了点头。于三意外地惊喜:“你说说,我跟荷花能成亲吗?”大雁又点了点头。“雁呀,你要真通灵性,就给荷花送个信,事成后,我重重谢你,好吗?”大雁连连点了几下头。于三飞快地写了封情书,用线绳绑在大雁腿上,说道:“雁呀,去吧!”那雁一拍翅膀,扑棱棱飞走了。

再说荷花姑娘,打那日见了于三后,整天竖着耳朵听雁叫,一听叫声,就隔着门缝看,这天晚上,正为没见着于郎惆怅,刚想躺下,门外“啊啊”地传来雁叫声,荷花高兴得急忙跑出去看,见墙上落着一只大雁,腿上还绑着一封信。那不是于郎的雁吗,忙取过信跑进屋里,拆开一看,那情意绵绵的话,让荷花感动极了。于是,她把自己的心事告拆了母亲,还撒娇地说:“除了于郎,我谁也不嫁。”母亲见女儿如此痴情,说:“我活这么大,也没听说过大雁做媒,今日得见,真是天意呀。我看你俩情投意合的,这门亲事母亲答应了。”荷花听了,满心高兴。遂写了封回信,让大雁捎了回去。

办喜事那天,于家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两位新人乐得合不拢嘴,大雁围着主人,又是点头,又是“啊啊”地叫,像是道喜,又像是感谢主人的救命之恩。叫了一阵,便扑打着双翅依依不舍地飞走了。大雁走了。为了不忘鸿雁传书之恩,于三特意写了“鸿禧”两个大字,贴在大门两旁,以示喜庆吉祥。直到今天,七里海边的人办喜事还常贴“鸿禧”两个大字呢!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9306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