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类网综《奇葩说》第六季正在热播。这一季节目在豆瓣拿下了8.6的高分,远超第四季的7.8分和第五季的7.4分。
不少观众都感受到了新一季节目的变化:言语夸张、哗众取宠的交锋少了,论点输出、理性辩论的场面多了。
变化也反映在社交网络上,冲到热搜高位的话题主要由詹青云、黄执中、许吉如等“知性青年”辩手所引领。
其中,詹青云创造“热搜梗”的能力尤其强劲——新一季《奇葩说》播出两周,詹青云就三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谁说年轻人只追捧偶像明星?“知性青年”上综艺一样有人爱!
詹青云三次上榜都是与不同的选手PK。第一次是在首播节目的1V1环节中争取正赛名额,应用数学在读博士程思博选择与哈佛大学博士詹青云PK。
他们的辩题是:“每个人都可以按键复活一位最爱的人,你支持吗?”两人的“博士交锋”逻辑严密、语速奇快,尤其是“开杠PK”环节,更是势均力敌。
最终,程思博仅以4票之差落败。
詹青云第二次上榜是在队长争夺战中与许吉如展开“高知女PK”。这一期的辩题是:“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面对这一辩题,哈佛大学两位学霸詹青云和许吉如的辩论被网友称为“神仙打架”。
詹青云认为,精致穷的“精致”是商家定义的欲望陷阱,她劝告年轻人要认清自我,少点买买买,多点读书;
而许吉如的观点则是:追求精致是觉醒和改变的第一步。
第三次上榜是詹青云和傅首尔的“开杠PK”。两人围绕“博物馆失火,是救名画,还是救猫”这一论题展开辩论。面对傅首尔偷换辩题,詹青云改变画风,同样用“无理”的阐述应对。
这场PK结束后,选手杨奇函高度评价詹青云:“青云让我看到了她厉害的另一面,就是你给我来个无理取闹的段子,我就用逻辑回你一个无理取闹的段子。”
归纳一下,《奇葩说》选手的辩论手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注重叙事、段子、笑点的故事型打法,以颜如晶、肖骁、傅首尔等选手为代表;
颜如晶属于故事型辩手
另一种是偏重抽象理论、严密逻辑的知识型打法,詹青云、陈铭、黄执中等选手就属于这一类。随着《奇葩说》走到第六季,知识型打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类不太具备综艺感的选手也纷纷“红出圈”。
陈铭(中)成为上一季冠军
上一季《奇葩说》前期较平淡,到了中后期,陈铭和詹青云围绕“奇葩星球的新技术能让全人类大脑知识一秒共享,你支持么”这一辩题展开辩论,终于点燃了话题热度。这短短几分钟的辩论交锋,堪称《奇葩说》史上的经典场景之一,两人的知识含量让众人望尘莫及。
陈铭最终获得上一季象征冠军荣誉的“BBking”称号,詹青云也因此一战成名。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知识型辩手获得了网友的青睐。
来到《奇葩说》第六季,知识型辩手受追捧的趋势越发明显。目前节目播出了两周,最受关注的“新星辩手”就是哈佛学霸许吉如,她的论证路数是层层剥开、娓娓道来,感染力极强。这种辩论风格获得节目导师薛兆丰教授的力挺,蔡康永也评价许吉如有“大将之风”。
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地综艺流行“造话题”。除了嘉宾发言语不惊人死不休,节目还会邀请明星来参加,目的都是为了制造更多话题。但这些套路近年却逐渐失灵,这在《奇葩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观众厌倦了搞笑和无营养的段子,对选手的思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没有太多综艺感的“知性青年”反而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
《奇葩说》第六季首期节目中,程思博留着平头、穿着白T恤上场,看似不及场上很多网红光鲜抢眼,但当他用“经典三段论”开场后,立刻镇住了全场;
当他落败后选择退出《奇葩说》的舞台,那段以“留住与詹青云最美时刻”为中心的陈述,也堪称经典的“学霸式告白”……这被网友称为“高级的综艺感”。
知性青年红出圈后,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从事本职工作。比如詹青云,现在是一名律师,在录制《奇葩说》的同时,她还得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詹青云在《奇葩说》走红之后,不少粉丝开始关注她本人。她今年29岁,从小到大都是学霸,2008年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接着在该校获得全额奖学金被保送本校政治学硕博连读,后来又换专业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薛兆丰教授在谈论年轻人“贫而不穷”时曾爆料:“青云借了100多万元去读哈佛的学位,她穷不穷?她贫而不穷。”
詹青云本身的经历,对年轻人也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她曾经在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中有一段3分钟碾压全场的结辩,辩题是“21世纪的年轻人,做加法还是做减法更幸福”。詹青云的立场是“做加法”。
她的最后一段表述让全场起立鼓掌:“年轻人不是在替你一个人谋幸福,不是你一个人看开了就可以。他是要为这个世界拓宽边界,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把道路越走越宽,是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像这种有逻辑、有文采的金句,感觉真的好有道理呀!难怪许多网友看了节目后都表示:“我要多读点书了。”
编辑:慧玲
本塘原创,抄袭必究,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那就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八卦、吐槽、福利,一朝关注日日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