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鲁迅首任妻子,一生不得宠爱,晚年说了一句话,十分悲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12
导读

原本这桩包办婚姻是可以作废的,怎奈鲁迅不想接受又不想做个忤逆父母的不孝子,所以最终只能坑害了新婚妻子,拜堂仪式过后就将其丢在老家远走高飞。 说起两人的悲剧或许当时的鲁迅也是没有想到的,他当时心中只有国…

每当社会变革的时候,总会有很多新思想、新气象的先锋者走在前列,给国家和民族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的新鲜血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自然是进步的,然这种进步的过程中却也掩盖着很多旧人、旧事的心酸与没落,近代中国的婚姻变革就是这样的典型。在旧社会,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到了民国变革时期,进步青年开始崇尚婚恋自由,在两种婚姻观念冲突的过程当中,很多人成为了无辜的牺牲者,朱安就是其中一个。

朱安是典型的旧社会妇女,婚前目不识丁,自幼学习的就是如何孝敬公婆、顺从丈夫,所以婚后她也是这么做的。可惜的是,她遇到的丈夫是个不安分的进步人士,还是全国新思想变革浪潮的弄潮儿,鲁迅。原本这桩包办婚姻是可以作废的,怎奈鲁迅不想接受又不想做个忤逆父母的不孝子,所以最终只能坑害了新婚妻子,拜堂仪式过后就将其丢在老家远走高飞。至于朱安,她只知道嫁人后就该守着丈夫孝敬公婆,哪怕这个丈夫让自己苦等了一生。

说起两人的悲剧或许当时的鲁迅也是没有想到的,他当时心中只有国家民族,只装得下文学、教书育人,早就将自己已经成婚的事情置之脑后了。一切的转变都从他认识了许广平之后变了,两人经历相似,思想共鸣,于是便不顾一切地走到了一起,也无暇顾及那个还在老家苦等他的妻子,或许在他心里根本就不算妻子。这边两人浓情蜜意开始了同居生活,甚至还生了儿子,那边无处诉苦的朱安还在为公婆养老尽孝,为了讨好丈夫,还在他和外面的女人分身乏术时帮他们带孩子。

朱安的这份无私连许广平都说不出话,只说她是个善良的女人。公婆去世以后,朱安也不再接受大伯的生活补贴,因为她觉得丈夫和这个哥哥不和睦,自己就不应该再接受对方的帮助。日子最清苦的时候,她只能每日窝头咸菜的凑合,后来在别人的劝说下,她决定拍卖一些鲁迅生前留下的遗物。此举让她招来了很多无端的指责,甚至有记者上门来斥责,说她作为原配夫人怎能将先生的遗物换钱?有没有想过先生的在天之灵?

这句话彻底将这个等待了一生的女人逼到了极致,她激动地回怼:“我也是他的遗物,怎么没有人来保护我啊!”这大抵也是她这辈子说过的最重的抱怨之词了。在这场悲哀的婚姻中,朱安生前没有得到过一丝的温暖,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葬在丈夫身边。遗憾的是,她去世后没能达成所愿,甚至连块墓碑都没有。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944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