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老百姓们都渴望能有爱民如子、一心为民的父母官,然而廉洁奉公的清官少之又少、寥若晨星,明朝有罢官的海瑞、清朝有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方山县)人,他大器晚成,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两次落榜,直到45岁时才初入仕途,受到清廷委任,千里迢迢到边荒之地广西罗城当县令,他在罗城当官三年,用重典使混乱的罗城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于成龙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此后于成龙官运亨通,从知县到知州、知府、道员、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最后更是受到了康熙帝的觐见,当上了两江总督。
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于成龙成为了深受老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再加上于成龙铁面无私、擅长断案,老百姓们称其为“于青天”,赞他“鬼有冤枉也来伸”。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不论官升得多大,20年宦海生涯中,于成龙始终保持着清廉艰苦的生活作风,他基本上不吃肉,顿顿稀粥加青菜,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他为“于青菜”,20年里,他独自一人,不带任何家眷,跟妻子离别20年只见了一面,真正的大清官!连康熙皇帝都盛赞他为“天下第一廉吏”“今时清官第一”。
为了老百姓,于成龙鞠躬尽瘁、一生清廉,康熙二十三年时,于成龙去世,享年68岁,他去世后,南京百姓不论男女老幼、连商贩僧侣都痛哭流涕,时人称:数百年来无能如此者。官至两江总督的于成龙去世时木箱子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他物,让人肃然起敬,要知道两江总督所管辖的江南省是当时全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江南省一个省的税收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当时清朝的“钱袋子”,“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于成龙当了那么久的两江总督依然两袖清风,这样的大清官怎么会不受老百姓爱戴呢?他去世后,人们为其塑像纪念,谥号“清瑞”。人们渴望更多像于成龙这样既为老百姓做事又清廉奉公的大清官能够出现,各位朋友你们渴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