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埔百侯镇这座官厅客家民居可谓一朵建筑奇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70
导读

这些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中,既有众多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星罗棋布的大小祠堂;既有客家特色的官厅式民居,又有旅外华侨引进颇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群落。 被称为客家民居中的金枝玉叶“肇庆堂”,就坐落在百侯…

文图/勒克儿

探秘世界长寿乡大埔,自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梅州大埔百侯镇。

走进百侯,万万没想到,一个典型的“九山一水一分田”山区镇,不仅文化名人、将军辈出,更是客家民居的大观园。在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竟多达120座,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官厅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这些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中,既有众多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星罗棋布的大小祠堂;既有客家特色的官厅式民居,又有旅外华侨引进颇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群落。其中通议大夫第、肇庆堂、中议大夫第、继志堂为广东省文保单位。

被称为客家民居中的金枝玉叶“肇庆堂”,就坐落在百侯镇侯南村。这是百侯镇最典型的一座中西合璧建筑,是杨姓药村富商始建于1914年,费时3年,耗资8万光洋(相当于现今的1亿人民币),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肇庆堂占地面积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1平方米。坐东向西,硬山顶,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二进二横,总面宽32.2米,总进深24.2米。屋内抬梁、斗拱、屏风严谨精密,并彩绘有山水花鸟人物,雕凿有龙狮虎豹,大门屋脊及正堂屋脊雕刻有各种花鸟瑞兽鱼虾等图案。是一座客家民居的建筑精品,更是一幅民间雕凿、雕塑的立体画屏,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肇庆堂的大门门楣上书“敬修衍庆”, 取自屋主父亲杨敬修之名,其父亲号为肇堂,作为堂名,故为肇庆堂,庆是喜庆之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