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惨无人道,首开击落客机先例,民航迫降还遭日机疯狂屠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87
导读

上午8点30分,“桂林”号进入中国领空后不久,飞行伍兹就发现了8架日军的水上战斗机,这些战机带着浮筒,他认为这是一个攻击编队。孙科原先的行程是在8月24日乘坐“桂林”号离开香港,但军令部第二厅截获了日军谍报,…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1月11日,伊朗方面终于承认本周三是自己的防空导弹部队由于“人为原因”发射俄制“道尔”M1型防空导弹将乌克兰PS752航班的波音737-800客机击落,造成了176人遇难的惨剧。

其实,在世界航空历史上,民用航空的飞机被军队击落击伤的事件并不少见。根据世界权威航空网站统计,历史上先后有33起民航被击落事件,如果在加上伊朗这起就是34起了!不过,很多网友并不了解的是,在这34起民航被击落事件中,开了坏头的是残暴的侵华日军,其蓄意制造了1938年8月24日的“桂林号事件”。当时8架日机疯狂围攻一架中国民航客机,在客机迫降后还轮番俯冲扫射,残忍杀害机组和乘客15人!

所以说,如果伊朗这个是误击事件,那么侵华日军一手策划的“桂林号事件”就是彻头彻尾的屠杀!

图片:停在香港启德机场的中国航空公司DC-2旅客机。

所以当时聘请的飞行员是美国人,飞机上共有14名乘客,外加美国机长休·莱斯利·伍兹、中国副机师刘崇 、无线电员罗昭明及乘务员武庆华。

图片:道格拉斯DC-2旅客机。

“桂林”号于当天上午8点04分飞离香港。上午8点30分,“桂林”号进入中国领空后不久,飞行伍兹就发现了8架日军的水上战斗机,这些战机带着浮筒,他认为这是一个攻击编队。

伍兹因此采取了规避策略,先是返回香港领空,当时日军还没有实施香港战役,而在外海有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在香港附近空域盘旋半个小时后,伍兹再次加机进入广东空域。没有想到那8架日本飞机仍然在盘旋搜索。发现中国客机后切入其后方,阻止客机再次退入香港空域。

伍兹不得不驾驶“桂林”号绕过云层躲避,日本战机随即追上扫射,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打下这架民航飞机。由于DC-2没有携带武器,伍兹迅速俯冲,想找个地方紧急降落,但田地里是纵横交错的稻田。这时候,伍兹看到了一条河,并安全地操作飞机进行了水上迫降,飞机安全在河面上降落并漂浮了起来。

图片:日本海军九五式水上侦察机很可能是袭击“桂林”号的元凶。

根据时间判断,袭击“桂林”号的很可能是日本海军的九五式水上飞机。该机于1935年服役,广泛用于日本巡洋舰和水上飞机母舰,飞行员评价为其飞行性能可以和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相比,中日战争当中除了侦察、轰炸和弹道观测外,甚至以其飞行性能和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打过多次空战,正由于九五式水上侦察机曾在中国战场兼任水上战斗机,因此而令日本海军发展专用的水上战斗机。

九五式水上飞机有一个主浮筒和两个小浮筒,空战武器是机头的两挺7.7毫米口径机枪。

图片:1938年时以中国江面为基地的日本海军九五式水上飞机。

飞行员伍兹驾驶客机迫降在了广东中山县张家边九顷围附近的一条小河中,无线电员罗昭明即向外拍电报,称“日机追击”。而由于DC-2客机较好的密封性,“桂林”号一直在河面上漂浮,机上乘客人员也没有伤亡,故此罗昭明又电报香港称“乘客均安”。致使香港在24日晚报上俱指“桂林”号的人员安然无恙。

客机迫降后,飞行员伍兹看到岸边有一艘闲置的小船,于是下水游向岸边,希望能够驾驶小船将机上的乘客接送上岸。但就在此时,不甘心的日军战机再次俯冲而来,向着浮在河上的客机以及游泳的伍兹扫射。

图片:事后周围的渔民、船民救助“桂林”号。

等伍兹准备撑船回去时,他看到飞机已经被日军战机打得千疮百孔,并开始下沉,只有机尾和机翼还清晰可见。日军飞机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持续攻击才离开。此时,客机已经完全沉没到了河中,

幸存者除了出来找船的飞行员伍兹外,还有无线电操作员罗昭明、受伤乘客楼兆念。其余15人全部罹难,其中还包括2名妇女、1名五岁的男孩和1名婴儿,有一名受害者后来查看身躯被击中了13枚机枪子弹,可见日军扫射之疯狂。

机上遇难乘客之中还有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兼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筠、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徐新六、中央银行机要科主任王宇楣等名人。

图片:当地军民打捞“桂林”号旅客机。

图片:中国航空公司的DC-2旅客机,机身标示非常醒目,不可能被认错为军机。

事后媒体报道,导致“桂林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日军打算行刺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孙科原先的行程是在8月24日乘坐“桂林”号离开香港,但军令部第二厅截获了日军谍报,电文破译出来的时候,孙科正要登机,最后搭乘了另一架航空公司的飞机走。但“桂林”号的行程没有变化,最终遭到了日机的截击。

这一事件被当时的中西方媒体广泛报道,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它是世界上第一次民航飞机被敌方战机击落,一个名为《桂林悲剧》的新闻短片在香港连续上映几周场场爆满。短片中对幸存的飞行员伍兹进行了采访,他说到,到处是“残缺不全的飞机残骸、散落的邮袋和满是子弹的尸体。”

中国航空公司也驳斥了日本媒体将这架民航机称为军用飞机的谬论,称中国航空公司早在战争之前就成立了,其机体标示非常醒目,也被国际民航界认可,不可能被认错,只能够是日军的蓄意屠杀。

图片:当时外文报纸将“桂林”号事件当成头版头条进行报道。

此后,日军仍然我行我素,并没有停止对民航机的袭击。当年9月6日,一架中德欧亚航空公司的旅客机从香港飞往云南途中在柳州附近遭到日军战斗机的袭击。

为此,中国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公司在中国上空的航班均改为了夜间飞行,以避开日军战斗机的袭击。这些民航飞机采用了德国研发的新技术——“洛伦茨”系统。该系统允许飞行员跟随一个无线电导航信标到达目的地。而日本拥有夜间战斗机要到战争末期。

图片:打捞起来的“桂林”号,后改名“重庆”号继续运营。

“桂林”号后来从河底打捞上来,重新修复,并改编号为“39”,命名为“重庆”号投入运营。但是这架飞机仍然非常不幸。1940年10月29日,美国飞行员沃尔特·F·肯特带着包括他自己在内的9名乘客和3名机组人员在云南沾益县机场降落。

但是,肯特并不知道几分钟前飞机场曾经遭到5架日本战斗机的攻击,而他们仍在附近盘旋。日本人看到了“重庆”号降落的时候就再次发起了攻击。机枪子弹第一时间击中了飞行员肯特,其余机组人员和乘客试图离开飞机,但要么是在飞机内部被击中,要么是在穿越飞机跑道时被困在空地上,共有9人在袭击中死亡,包括2名机组人员和7名乘客。其中遇难者中就有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建筑师、桥梁工程师钱昌淦,他曾经参建了钱塘江大桥 ,并在抗战期间于滇缅公路上建造桥梁,目前滇缅公路上有座桥梁便命名为“昌淦桥”以兹纪念。

袭击中,“重庆”号旅客机也起火燃烧,彻底报废,再也没有能够修复。

图片:1942年的中国航空公司旅客机,此时飞机已经涂上了迷彩。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9683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