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越新鲜越好?这6种越“新鲜”越不能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1
导读

二秋水仙碱可溶于水,所以在对新鲜的黄花菜进行采摘或者购买以后,一定要先经过加热加工,或者热水煮沸等过程以后才能进行食用。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成分,是一种光感物质。 而干木耳则是经过了暴晒的处理…

新鲜

食物

食物越新鲜就越好、越健康?

苹果、梨子之类的水果,以及玉米、稻谷之类的主食,是越新鲜越有益。

但有一些日常食物,是万万不能吃新鲜的,否则不仅对身体没裨益,甚至可能中毒。

01

新鲜腌菜

新鲜蔬菜中都含有一定的硝酸盐,腌制过程中,这类硝酸盐会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食用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导致缺氧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在腌制4小时以后,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的数量开始增加,14天到20天左右到达高峰期,然后开始逐渐下降。 因此,要吃腌制的蔬菜,要么就只吃当时腌制的,要么就过半个月以上再吃是最安全的。

02

新鲜牛奶

超市里很多柜台上都是摆着“鲜奶”等字样来吸引人群购买,其实超市中卖的鲜奶还是经过了加工和消毒处理的。 现挤现卖的牛奶虽然更新鲜,但大概率可能带有病菌或者细菌,直接饮用容易引起人畜共患病。所以想要喝鲜奶,还是要喝经过加工和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最好。

03

鲜黄花菜

黄花菜是很多地区爱吃的一种菜品,它经常被用来凉拌、下火锅等。

它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经过内体氧化后,会释放一种“二秋水仙碱”的有毒物体。

二秋水仙碱可溶于水,所以在对新鲜的黄花菜进行采摘或者购买以后,一定要先经过加热加工,或者热水煮沸等过程以后才能进行食用。 此外,超市中售卖的干黄花菜,也要在食用前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以防万一。

04

鲜木耳

鲜木耳。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成分,是一种光感物质。 人在食用了“卟啉”以后,在太阳照射下会引发植物光性皮炎,还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痒痛等症状。 而干木耳则是经过了暴晒的处理,晒制中消耗了很多“卟啉”的成分;食用干木耳的时候经过温水的浸泡,也能消耗剩余的“卟啉”成分。所以在木耳的食用方面,干木耳比鲜木耳要安全得多。

05

鲜茶

一到春天,就是一个采茶的好时节。很多城市人都会在这时候去乡下茶厂,或者个人家中购买新鲜做好的茶叶。

其实就拿春茶来说吧。刚采摘的茶叶存在很多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生物碱等物质。

这种物质能让人的神经系统出现兴奋,引起心率过快等症状。

所以茶叶做好后,最好能放置半个月以后再喝。这样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部分,就能够氧化消解了。

06

鲜猪肝

很多爱好吃鲜嫩猪肝的食客,在烹炒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口感,往往只将猪肝稍微炒一下就食用。其实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的一种行为。

肝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有毒的代谢物会在肝脏聚集。如果不彻底的加热加工,可能造成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在食用后容易患病。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