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明与朱时茂会在没有拍成的《西沙儿女》里演绎什么样的情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88
导读

而李秀明日后在谢晋导演的《秋瑾》中再次扮演一个女侠风采的女性形象,应该说人物与角色是有着巨大反差的,但是,李秀明要在端庄与英武之间选择一个平移,是难以做到的,而在《春苗》里,她只需要在单薄与勇毅之间…

印象中,李秀明与朱时茂似乎是两个时代的演员,因为李秀明在文革期间,就已经在电影里以扮演《春苗》的角色轰动一时,提到文革电影,《春苗》是最为著名的当不为过。

现在看来,文革电影中,艺术性最高的还应数作由谢晋导演的《春苗》。

其实,朱时茂的年龄还比李秀明大一岁,只是朱时茂真正被观众熟知的电影,要等到谢晋在《牧马人》里重新定位了朱时茂的形象塑造之后。

由此看来,谢晋分别把李秀明与朱时茂的演艺生涯,推向了一个日后都无法突破的制高点。

李秀明实际上在《春苗》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

这主要是因为《春苗》里的李秀明与扮演角色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李秀明看上去,其实是一个温顺的小姑娘,但在《春苗》里,她扮演的是刀光剑影式的人物,她的稚弱的外形,与剧情需要她的勇毅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但这反而把她的拼尽全力、服务主题的精神气质表现得动人心魄。

之后,李秀明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的表演,反而更多地是她的本色展露,符合她外在原形的温顺形象在电影里的一次平行迁移,反而没有了多少人物与演员之间的反差。

而李秀明日后在谢晋导演的《秋瑾》中再次扮演一个女侠风采的女性形象,应该说人物与角色是有着巨大反差的,但是,李秀明要在端庄与英武之间选择一个平移,是难以做到的,而在《春苗》里,她只需要在单薄与勇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就能够完成影片的形象塑造,而她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借助于她当时刚刚二十多岁年龄所给予她的妙出天然的气质,而完美地担负了角色要求,这也我们所说的她在《春苗》中扮演的角色最为成功的原因。

李秀明第一次登上银幕的电影是在1975年重拍版《年青的一代》中,她扮演的林岚可以说是这个电影里最讨人喜欢的角色。

在这之前,1965年版本的《年青的一代》中,这一角色是由曹雷扮演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李秀明的角色塑造,受曹雷很大的影响。

1965年拍摄《年青的一代》的时候,曹雷已经25岁,她也是《年青的一代》里最令人耳目一新的角色。

在影片里,曹雷就留着齐耳的短发,富于青春朝气。而曹雷的这个形象设计,直接被移用到1975年版由李秀明扮演的《年青的一代》中同一角色的形象塑造中去。

而紧接着李秀明在《春苗》中,继续沿用了短发造型,并凭借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七十年代掀起了女性的短发热,这一发型也被冠之为“春苗头”。

因此,干脆利索而活泼生动的“春苗头”,如果追溯其起源,应当在1965年版的《年青的一代》中找到最早的模板。

实际上,《春苗》的最早扮演者是曹雷。显然,《春苗》里的女主人公与《年青的一代》里的林岚有着相似的气质,那就是女性的那种更溢于言表的直抒胸臆的情怀。

在《年青的一代》里,林岚担负着影片里的活跃气质的重要功能,但同时,她也是影片里的催人泪下部分的主要角色承担者。

当影片里的男主角被怀疑成不治之症的时候,林岚一番设身处地的安慰话语,让人潸然泪下,这也是当初话剧原作公演的时候最打动人心的段落。

1965年版的林岚的扮演者曹雷日后是《春苗》的编剧之一,可以看出,她甚至在当时的原剧作《赤脚医生》中,延续了《年青的一代》中林岚的富有朝气的一面,同时,也将林岚以女孩的单薄之身挑战传统的偏见与成见的精神气场,在《春苗》里作了放大与更集中展示。

但拍摄《春苗》时,曹雷已经35岁左右,显然已经不适合影片里的女主角的角色。但可以看出,曹雷对这一角色是情有独钟,作为一名演员,她极其热心地参与了《春苗》的剧本编写工作,正是希望能够在这一她亲手打造的剧本中扮演这个她耳熟能详的女性形象。但是演员演艺年龄的短促限制,使得在剧本成熟之后,自己的最佳时光却已经不适合剧中人物的塑造了。

而此时在1975年版《年青的一代》里塑造出可以称着最引人注目角色的李秀明正当二十岁,非常匹合《春苗》里女主角的年龄。

李秀明是1973年被到天津人艺为《海霞》选演员的陈强发现的,本来她应该在这个电影中担当一个角色,但是同一招待所里住着正为新版《年青的一代》选演员的上影导演,看中了李秀明的气质,便带她到了上影,这之后,便有了李秀明在《年青的一代》里的初试啼声。

而这一角色,本来是由龚雪扮演的,显然,李秀明更适合《年青的一代》里的林岚的角色。

从《年青的一代》一路下来,经过《春苗》里的登峰造极的契合身份的形象塑造,李秀明第三部电影,就是与朱时茂合作的《西沙儿女》。

李秀明在《西沙儿女》里扮演女主角阿宝,可以说,阿宝继承了李秀明之前在《年青的一代》《春苗》里女性角色的一贯特点,那就是青春活泼,富有情感,藏掖不住内心的激情,迫不及待地走上时代需要她担当的挥洒青春的舞台。

虽然《西沙儿女》没有最终拍完,但我们可以在之前的《年青的一代》《春苗》里的形象集合中,合理想象李秀明在这个电影里的表演。

从目前的剧照来看,《西沙儿女》里的李秀明留着短发,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充满着温润如玉的荧光,灿然的笑容里,寄托着时代赋予她无所畏惧的担当职责。

因此,《西沙儿女》可以称着李秀明文革电影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把她的最活泼的潜质,淋漓地倾倒出来,在她二十一岁之前的年龄里,成为展现她最美好的部分的终极篇章。

相比之下,之后她在《大河奔流》《巨澜》等电影里的戏份,已退居到配角身份,戏份都不如之前的三部影片来得充足与完备。再到之后的电影,她越来越扮演苦苦叽叽的哀怨角色,之前她电影里身上充溢着的激情与明丽都被遮蔽了,反而使她的表演缺乏了与角色的巨大反差,表演之路越走越窄,直到最终脱离了影视圈,走上经商之路。

因此,现在看来,李秀明的身上反映了一个女演员的最好时光,就在十八岁到二十五六岁的这一个时间段,当然,严格地说,这也与李秀明的本身姿质有着很大关系。

在《西沙儿女》里,李秀明与朱时茂扮演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在保护西沙的征程中,最终走向了婚姻,这也是文革前李秀明在她所扮演的影片中,唯一有男女情感的一部电影。

虽然从现在的剧本来看,电影没有给予她与朱时茂更多的情感展示,但是电影还是表现了他们有着童年时的一段共同的在西沙岛屿上度过的艰辛、快乐而又充满着惊险激烈的岁月,之后,他们在出海打渔的过程中,共同面对侵略者胁迫而展开的并肩互助,电影还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不谋而合地拿出一份对家乡建设的相似蓝图,暗示了他们已经心有灵犀,情投意合。

这部电影最终没有完成,然后接下来,李秀明在1979年拍摄的《甜蜜的事业》中扮演一个纯粹的女孩形象,洗却了文革电影加载在她身上的过多的时代的负荷,看起来这部电影也是李秀明形象塑造中最为轻松的一部电影。

《西沙儿女》中 的李秀明

《甜蜜的事业》剧照,注意胸前的饰花

有意思的是,这部同样由北影拍摄的电影里,人物造型与《西沙儿女》一样,都是采用了南国的风景与风貌,这部电影是在佛山拍摄的,而有意思的是,《西沙儿女》里李秀明扮演角色所穿着的衣服,与这部电影中的角色衣服几乎是如出一辙,可以合理地推理一下,1976年没有拍完的电影《西沙儿女》里的服饰,被用到了《甜蜜的事业》里。

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沙儿女》更像是一个过渡的电影,影片里已经出现了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些新的元素,包括爱情柔美的展示、人物衣着的时尚意境,因此,《西沙儿女》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有着值得记叙的一笔,甚至在李秀明的演艺表演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过渡意义。比如在北电教授钱学格的论文解析中,就直指李秀明的演技进步,与《西沙儿女》导演水华对她的点拨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

可见,《西沙儿女》是李秀明的创作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试想一下,如果《西沙儿女》拍摄成功,那么,李秀明与朱时茂天作之合,便会给中国影坛留下一个远比朱时茂与丛珊在《牧马人》里联袂打造出的更为人们关注的CP设定。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988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