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眼镜,准备好爆米花和小虾乌贼要看3D电影啦!_一周科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85
导读

在本周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中, 通过红蓝3D眼镜实验,研究者们证实普通乌贼( Sepia officinalis )这种无脊椎动物也具有利用双眼视差感知深度的能力 ,但它们具体的感知方式可能与脊椎动物…

欢迎收看一周科技。本周来认识一下戴上了3D眼镜的乌贼,以及一块保存了2600年的脑子。

充足电量

1月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种新型的大容量电池(锂硫电池), 它拥有连续为智能手机供电5天的潜力,同时比以往的同类电池更加耐用[1]。

研究者制作的新型锂硫电池原型 | Mahdokht Shaibani

锂硫电池本身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拥有能量密度高、材料成本低的优点,但一直未能替代锂离子电池投入实际应用。这是因为它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硫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膨胀和收缩,导致电极容易损坏,性能迅速下降。这一次,研究者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他们使用更少量的聚合物粘合剂,为电极中的硫颗粒留下更多膨胀的空间。 这种改进工艺的锂硫电池在经过超过200个充放电循环之后仍保持稳定,库伦效率在99%以上。

目前,这一成果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论文作者也表示,希望能在未来2-4年内推出商业产品。

3D眼镜

在神经科学研究者的安排下,乌贼也看起了3D电影。在本周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中, 通过红蓝3D眼镜实验,研究者们证实普通乌贼( Sepia officinalis )这种无脊椎动物也具有利用双眼视差感知深度的能力 ,但它们具体的感知方式可能与脊椎动物有所不同[2]。

戴着红蓝3D眼镜的乌贼被试 | R. Feord

研究者们为乌贼制作了红蓝3D眼镜,用一点粘合剂把它固定在乌贼眼前,然后给它们在水缸侧面播放了两种颜色彼此偏离的图像(影片内容是一只移动的虾),然后观察乌贼们如何伸出触手攻击这些虚拟的猎物。 结果显示,乌贼和人类一样能感受到3D影片带来的深度错觉,并会根据错觉调整自己攻击猎物的距离。由此证明,乌贼的视觉系统也会综合双眼看到的图像差异来判断物体的远近。

这只乌贼被试明显将触手伸向了不同于屏幕的位置,这说明它透过3D眼镜看到了浮出屏幕的图像 | R. C. Feord et al

顺便说,此前另外一种被证实具有双眼立体视觉的无脊椎动物是螳螂。下面是科学家给螳螂戴上3D眼镜做实验的样子:

螳螂的3D眼镜,镜片是用蜂蜡固定的。| MIKE URWIN/NEWCASTLE UNIVERSITY

千年大脑

2008年,科学家在英国约克附近发现了一个大约2600年前的男人头骨。 令人诧异的是,头骨里竟然还有大脑组织,其上甚至保留了皱褶和凹槽等特征。

脑组织很脆弱,但这块人脑组织却保存了超过2千年 | YORK ARCHAEOLOGICAL TRUST

这个大脑为什么可以保存上千年?通过分子技术,科学家最近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3]。 他们发现,在这个古代大脑里,有两种蛋白质聚集得更加紧密。这两种蛋白质可以作为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骨架,聚集的状态让蛋白质更加稳定,这可能有助于大脑软组织的保存。相比于蛋白质,这个大脑中的DNA则保存得没有那么完好——它不足以进行可靠的测序。

热心帮忙

非洲灰鹦鹉也会互相帮助。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项实验显示, 灰鹦鹉们会自发地帮助同伴实现目标,即使这样做对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好处[4]。这是人们首次在非哺乳动物中证明“工具性帮助”(instrumental helping)现象的存在。

ANASTASIA KRASHENINNIKOVA

灰鹦鹉是怎么帮助同伴的?科学家首先训练了这些鹦鹉使用金属片“筹码”,让它们理解将筹码递给研究人员可以换取食物。接下来,研究者会把两只灰鹦鹉放进图中的透明装置中。其中画面左边的鹦鹉可以通过小洞直接接触到研究人员,但它在实验开始时并没有任何筹码;而右边的一只有筹码,但它只能向左边的鹦鹉传递物品,而无法把筹码递给研究人员。 结果,拥有筹码的灰鹦鹉大多开始自发地把筹码递给身边的同类,帮助它换取食物,而蓝头金刚鹦鹉则不愿意进行这种帮助。

在实验装置中,画面右边的灰鹦鹉自发地将筹码递给同伴,供它交换食物 | Désirée Brucks, Auguste M.P. von Bayern

现在人们还不清楚,帮助行为在众多鹦鹉物种中究竟有多普遍,以及哪些因素影响着它的演化。

炎热干旱

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 Bureau of Meteorology

1月9日,澳大利亚气象局公布了2019年的年度气候报告[5]。根据这份报告,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为炎热的一年。与1961-1990年间的平均值相比,2019年澳大利亚的平均气温高出了1.52℃。而且与此同时, 这也是有记录以来澳大利亚降水量最少的一年。与1961-1990年间的均值相比,2019年总降水量降低了40%。

长时间的干旱与炎热天气是导致此次澳洲野火大范围蔓延的重要因素。除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外,一次严重的正印度洋偶极子事件是导致当地炎热干旱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eaay2757

[2]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eaay6036

[3]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if.2019.0775

[4] https://cell/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9)31469-1

[5] bom.gov.au/climate/current/annual/aus/#tabs=Overview

作者:麦麦,窗敲雨

编辑:窗敲雨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9897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