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胡世宗新作《15岁的剑桥生》为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92
导读

新书首发式上,胡世宗带来一个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15岁时写的日记:我决心做一业余作家。” 2012年,胡世宗创作的《泉·最美》出版发行,这本书从父亲的角度,讲述海泉的成长轨迹,是成长传记,也是家长如何启…

1月19日,由沈阳出版社倾力打造的《 15岁的剑桥生 》在玖伍文化城举行新书首发仪式。 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参与。著名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就本书的创作历程、策划思路、编辑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家庭教育的经验。签售环节,读者们排起长龙,抓住宝贵机会与胡世宗交流。

新书记录胡世宗外孙成长

《15岁的剑桥生》是军旅作家胡世宗的倾心力作,记录了作者的外孙段治先如何一步步成长,15岁时就拿到英国剑桥大学本硕连读录取通知书的经历。

“15岁的你在干什么?”新书首发式上,胡世宗带来一个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15岁时写的日记:我决心做一业余作家。”胡世宗笑道,自己1973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北国兵歌》时,曾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出版五本书。“我早就超额完成了计划。《15岁的剑桥生》是我创作出版的第68本书。”

从一个平凡少年成长为一个著名作家,离不开家庭的熏染。“我爸爸一直教导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1960到现在,我每天都会用日记记录生活,从未间断。妈妈曾对我说:‘要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忘记你对别人的好”,这句朴素的人生哲学,也影响了我一生。”

在《 15岁的剑桥生 》一书的“给孩子立规矩,越早越好”“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身教胜于言教”“孩子都会犯错,家长怎么办”等章节可以看到,段治先的成长传承了优秀家风,所谓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他在爱、肯定与尊重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胡海泉为新书起名、作序

2012年,胡世宗创作的《泉·最美》出版发行,这本书从父亲的角度,讲述海泉的成长轨迹,是成长传记,也是家长如何启蒙和引导孩子追逐梦想的记录。“《泉·最美》,我一个月就写完了,而这本书写写停停,一共写了五年,是我花费精力最多一本书。”胡世宗透露,自己2014年就写好了提纲,甚至起好了《治先英伦求学记》的书名,但本书的主人公段治先极力反对,便搁置下来。“我最后下决心把这本书写出来,是因为沈阳出版社郑重的、热诚的约稿,他们始终不懈地给予我信任和鼓励,并从家风家教和社会效益方面帮助我对素材进行重新梳理,对主题进行挖掘。”

本书告诉大家:一个孩子的成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基石,学校和社会的培养是保障,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本书提供了父母与孩子、祖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的新思路,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分享给读者,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得以借鉴。现场,段治先特意从英国发回视频,“希望能将成长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记者在本书的后记看到,《15岁的剑桥生》书名由胡海泉所起。此外,胡海泉还为本书倾情作序:“好的教育,应该塑造一个人的品格,那关乎一辈子活着的质量。”他也专门录制视频,祝贺新书出版,“希望家长能够挖掘孩子的特长,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世界快乐、和平相处。”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