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当如詹青云?每个优秀孩子身后,总有一对别人家的父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31
导读

詹青云的很多爱好,看起来其实都是不务正业,但詹爸詹妈并没有去“斧正”,反而选择了支持和允许。 詹爸詹妈不去限制女儿个性的同时,还尽可能地去挖掘女儿的天赋与兴趣,詹青云才没有变成一个“标准而优秀”…

新一届《奇葩说》收官,詹青云夺冠,可谓实至名归。

说起詹青云,大家的赞美总是停不下来:高知女性、温柔又有力、英气才女、表达如玉思维有锋……

她不琢铅华、不沉迷浮华而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很多人,不少网友甚至说“养女当如詹青云”。

詹青云的“前世”和“今生”

当然,她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政治学博士肄业,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2014年参加第二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获最佳辩手,2015年参加《精彩中国说》获得节目总冠军,2018年参加“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获总决赛“最佳辩手”;

游历过20多个国家,成立过支教团,组织过公益,跟人合伙开过旅社……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詹青云都是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詹青云能够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跟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之外,还得益于她背后站着一对“别人家的父母”。

熟悉詹青云的人都知道,她小时候跟“优秀”两个字根本不沾边。

学习不好,成绩在班上经常垫底,连老师都“预言”她考不上高中;贪玩,喜欢玩滑板、打排球、看小说、打游戏;早恋,初中时早恋还被老师批评过。

总之,彼时的詹青云就是一“问题小孩”。面对这样的孩子,詹爸詹妈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教育女儿。

尊重孩子,顺应孩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詹青云的成绩在班上都是垫底,但詹爸詹妈并没有因此看轻女儿。詹妈妈为了安慰沮丧的女儿,甚至还编了一个谎言:“别着急,妈妈能掐会算。妈妈算过了,你到了某某时候,就会变成‘好学生’了。”

这个谎言,詹妈妈从小学一直说到詹青云读高一,才开始出现了转机。

詹爸詹妈不仅能接受女儿的“笨”,而且还会尽力满足她的爱好:

詹青云喜欢读书,詹妈干脆就带她去书店看个够,詹爸则会在出差、旅游的路上给她讲故事,而且两人从来不限制她看什么样的书;

她喜欢四驱车,詹爸就将家里的客厅打造成专属赛道,任她呼朋引伴来玩;

四驱车玩腻了之后,詹爸又把客厅改成了运动场,供两人在家玩滑板、打排球等;

摘下挂在墙上的画,供詹青云题诗和涂鸦。

詹爸詹妈就是这样开明,从来不用自己家长的身份来为难她,更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她。

他们尊重孩子,顺应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他们采取的是允许和信任的态度。得益于父母的“放手”教育,詹青云才能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不限制孩子的个性

熟悉詹青云的人都知道,她有很多的爱好:是个铁杆球迷,喜欢打辩论和阅读,闲时还会写写诗、练练字,还爱好喝酒……

詹青云的很多爱好,看起来其实都是不务正业,但詹爸詹妈并没有去“斧正”,反而选择了支持和允许。

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喜欢玩四驱车,父母没去限制她;她读书时喜欢看小说,父母没觉得她是不务正业;她喜欢玩游戏,父母没觉得她没没出息;频繁换专业,父母不认为她是半途而废……

詹爸詹妈不去限制女儿个性的同时,还尽可能地去挖掘女儿的天赋与兴趣,詹青云才没有变成一个“标准而优秀”的孩子,而活成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不得不说,詹青云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詹青云,和詹爸詹妈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詹爸詹妈的爱、信任、支持,给詹青云人生底色描上了最绚烂的一笔。

好的教育,其实是在拼父母。当我们看到詹青云优秀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站在她背后的父母的格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从才子高晓松,到“文理双霸”武亦姝,无一不在告诉我们,那些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别人家的父母。

最初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今后能飞多高、走多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