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引爆孩子学科兴趣,世界科普杂志(5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1
导读

给大家推荐的科普杂志《万物》,是我们精挑细选后认为最经典的——《How It Works》中文版。 绝对不夸大其实,如果你想给孩子选一本青少年科普期刊,《How it works》是我们看过的…

2020年孩子阅读有什么新计划?

这本 《万物》杂志我们认为是

最值得期待的少儿杂志之一

适合5岁+孩子

以及

所有对这个世界满怀好奇的大人!

享誉全球科普杂志《How It Works》中文版

课堂那些事儿,对孩子确实很重要,可我依然坚持:需要让孩子融入科技,融入自然生态的方方面面。所以, 在阅读中要加入有意义的、开阔眼界的信息,这样哺育孩子,学习力才能自发涌现。

给大家推荐的科普杂志《万物》,是我们精挑细选后认为最经典的——《How It Works》中文版。其实,在我们内部讨论中,大家一致觉得很好,就担心孩子没时间读。可正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才要给孩子选最好的呀。

很多家长买了科普书,但杂志和书不一样,杂志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我们在阅读科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和世界新科技同步,这样更有利培养出具有探索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孩子。

比如2015年,刚出了Apple Watch,《How It Works》就拆开它,为大家展示了Apple Watch的内部结构,风靡一时。

当时就想,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科普杂志呀?

去年当我们得知 《How It Works》 要出中文版《万物》时,立马就联系了杂志社。

拿到《万物》样刊,随手翻翻就感觉“哇塞,太Cooool了吧?!”终于等到啦,《万物》的 内容横跨七大学科,涵盖 环境生态、工程机械、太空探索、物理化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方面,链接万物背后完整的科学。 每期88页,信息量满满。

不仅是孩子,爸爸妈妈也会被这本杂志深深吸引。

孩子一天天长大,除了绘本启蒙外的阅读,真的很需要我们家长有意识让孩子接触一些 有空间感、有思维挑战性的信息,给孩子埋下科学、理工思维的种子。

真不用担心没时间看,杂志一月一期,孩子排队时、坐车时,甚至上洗手间的时候,随便翻翻就可以了解科普知识,轻松与新科技同步了。也用不着每页精读,哪天跟别人一聊,一定会成为最闪亮的Mr./Ms. Knows everything。嗯~我就这么牛,谁让你妈没给你订《万物》呢?

今年跟着《万物》近一年的家长、孩子都对它赞不绝口:

已经是家有《万物》小粉丝的读者可以直接去我们店铺下单,对它还不了解的,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推荐原因有四点:牛、全、美、妙!

1、 牛:大咖专家团队打造全球顶级青少年科普杂志

2、 全:知识有很多面,《万物》给你辽阔的方方面面

3、 美:艺术水平,不亚于任何一本绘本读物

4、 妙:与专家对话、做家庭实验

1

牛!

大咖专家团队打造全球顶级

青少年科普杂志

1、英文原版是享誉全球的科普杂志《How it works》

《How It Works》隶属英国Future集团。

Future集团是英国排名No.1的消费类杂志出版商,拥有65种常规杂志、2000种杂志书和世界领先水准的付费网站,在全球拥有上亿用户。创刊仅10年就风靡全球,在 15个国家出版发行,受到全球青少年的热爱与追捧。

仅英国本土,《How It Works》发行量就达每月30万份(要知道英国的人口是6602万)!

(《How it works》编辑部照片)

这本杂志在Amazon上的评分是5星,读者清一色满分好评!

这位读者来自美国,他留言:超好的杂志,强烈推荐!绝对超值,只是希望在美国的分销做得更好一些。

这是一位妈妈的留言:杂志很贵啊,要花一大笔钱,但我10岁的孩子完全被吸引了,从拿到书开始,就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地读。它涵盖了很多主题,孩子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我丈夫也爱读,这是我们保存的唯一一本杂志。

可见,《How It Works》不管在哪里,其 权威性、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

绝对不夸大其实,如果你想给孩子选一本青少年科普期刊,《How it works》是我们看过的 全球顶级、制作超精良、内容很全面的杂志,每期都是精品,每一期!

如果你想让孩子了解认知科学,并紧跟科学发展趋势,开阔科学眼界。那么这一本杂志就足够了。

2、中文版《万物》由超高水准的科学编辑团队制作

2019年面世的《万物》杂志,将原汁原味地呈现英国原版《How It Works》的内容精髓,确保科学性、准确性与趣味性。

编辑团队非常厉害,是《环球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的编辑团队。说起《Scientific American》,那都是泰斗级科学家写的:

1845 年创刊,175年历史

14个国际版本

164 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

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都是忠粉

全球 15 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传播

全球350万读者、900万网站用户

数千科技精英智慧分享之地

630万社交媒体用户

这种绝无仅有的优势,我们的少儿科普杂志还需努力很多很多年,真的请不起这样的卡司阵容啊!

说回《万物》杂志,也是由这批非常厉害的编辑团队来策划、编辑的,科学素养、编辑水平,绝对一流,具备深厚的科学背景、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海外教育背景。专家资源极为丰富,随便一期都能请到 大英图书馆的科学史研究员、剑桥大学硕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生物医学记者等大牛。

孩子读这本杂志,就等于在跟这些 大咖对话,学习了各类科普知识,还懂得所属的科学范畴,科学全局观就是这么塑造开来……

2

全!

知识有很多面,

《万物》给你辽阔的方方面面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要慢慢减少阅读信息浓度比较低的绘本,加入一些巨量的、有意义的信息,除了 科学的探知,还要打开 国际化视野,与 世界新科技近距离接轨。

我例举一些栏目内容,给大伙儿解解馋~~

首先,每期的《全球瞭望》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最新的科技信息。

说起埃及,逃不开的话题就是金字塔,巍峨的金字塔拥有很多秘密……

开罗大学和法国遗址创新研究所设立了“扫描金字塔”项目,用创新科技去探索埃及最大的四座金字塔。目前已完成一座高达105米金字塔建筑的扫描,而且,证实了法老萨夫罗的墓只是一个传言。

无人机快递?我们国内现在没有的快递业务,亚马逊早在2016年12月在英国完成了。下单到收货,仅需 30 分钟!

《全球瞭望》之后,就是网罗“各类控”小孩的时刻啦!

不管你的孩子是科技控、生物医学控,还是航天控……他们的兴趣所在、好奇心的激发和解答、空白知识点填充,《万物》将一个不落地展示给你。

科技控小孩,看过来:

讲真,当我看到《万物》里拆解的超音速汽车,下巴惊得差点儿没掉下来。

里面的零部件,全部都展开了;还带着读者一起探究内部的运作原理……

早些年去日本,对他们的填海机场瞠目结舌,飞机降落到海上。而且,地震、海啸时还可以升降,虽然费用极高,但绝对可以应对灾难。

如今,在海上建永久居住地这种科幻小说、电影中的场景,快要成真了!不可思议啊,人类已经有足够的知识入驻海洋,克服海上生活的种种挑战。

生物医学控小孩,看过来:

鲨鱼这种致命的海洋掠夺动物,为了狩猎,从头到尾都配备了杀手级特征。

当年带孩子们看《大白鲨》,她们真是好奇又害怕。这本杂志刷新了她俩的知识:虽然鲨鱼被描绘成头号敌人,但它并不把人类当做食物。而且会换牙的哦。

看看鲨鱼的剖析图:肌肉架构、鳃、眼睛、心脏、牙齿、肝……

原来,鲨鱼的牙齿可以感受到压力,所以它们用嘴巴来感觉事物,而且会不断地换牙,换牙所需时间是24小时。

再看看伤口愈合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止血、发炎、增生和重建。这些图文,等孩子细细读完,就会了解整个过程了。

航天控孩子,看过来:

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30年,这30年来,航天飞机是如何运载宇航员往返地球轨道的?我们来看看航天飞机的内部吧。

知道吗?航天飞机最创新之一是滑翔机型式的机体设计,以便返回地球。因为它在升空时抛弃了主燃料槽,虽然本身有引擎,但降落时没有推进剂可以使用。借由低角度滑行和较长的漂移时间,可以从时速27800千米,减至时速400千米的着地速度。绝对伟大的创新!

看看水星,因为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水手10号Mariner 10和信使号Messenger探测器,我们对谜一般的水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水星的平均温度高达167摄氏度,但它的北极和南极有冰存在耶。真正的冰火两重天!

建筑控孩子,看过来:

历史悠久的日本国宝——松本城,不是领主领地的地理中心哦,而是人民生活的一栋建筑。杂志中,详细讲解了这个日式城堡的每个建筑设计、特色及用途。

无殿式屋顶,有脊部和山形墙结构,比同时代的建筑物更加复杂精细;

安土城的七重天守极为壮观,是当时世上最大的木造建筑……

历史控孩子,看过来: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罗马军团是怎样炼成的?

他们军团的招募要求、高强度训练、高薪水、军团的日常活动、军团的结构是怎么样的,都有介绍!

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对生活中的那些事也不会放过:

城市中常见的磁悬浮列车是怎么回事?

每年都要检测视力,那么“如何查视力”呢?

此外,对 各类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生活中方方面面、宇宙太空等等感兴趣的孩子,都可以在《万物》中寻找想要的答案和未知的种种。

可以说,《万物》将完整的、前沿的科技知识,整合为有趣的、有逻辑的故事,形成图谱,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知识的方方面面:从自然到科学,从古生物到宇宙运转,从最新科技解读到人体构造分析……引导“各类控”孩子,去探索宇宙、开拓国际视野,引爆他们对各类知识的兴趣!

3

美!

艺术水平,

不亚于任何一本绘本读物

《万物》每期杂志,都有超过100幅的科学图解和高水准的三维视觉图片,这些3D立体图是来自世界顶尖的3D视觉团队打造的,可以将很复杂的原理变成触手可及的立体解构,让你不由自主地迷上科学。

我在前面给大家各种举例中,可见一斑,绝对的视觉盛宴!

除了像上面这些有着“科技高光”的图, 插画大师斯蒂芬·比斯蒂(Stephen Biesty)等世界一流艺术家亲自操刀,为《万物》制作了一帧帧精美的插画,让孩子们感受来自科学的震撼与美。

这些手绘图, 艺术水平超高,视觉体验超棒!

通过这些绘画大师的画笔, 不但将科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出细节和张力,还让看杂志变成一种很好的艺术体验:

飞扑捕食的老虎:

充满艺术感,颜色柔和明丽的画风,把自然界的美丽生灵刻画出来,带着画家独特的视觉温度:

已经灭绝的恐龙也跃然纸上:

还有“巨型橡树的全貌”,要把这巨大植物全貌展示出来要一笔一划手绘出来,还要配合科学知识点,把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展示出来,真的超用心!

还能重现历史上的德国第一款坦克结构图,棒呆了!

《万物》,总是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打开万物,揭秘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秘密!一张张大图,酷到尖叫,让孩子看过就难以放下,充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工程的热爱。

4

妙!

与专家对话、做家庭实验

1、与专家对话、你问他答

杂志有一个《头脑对决》Brain Dump的栏目,每期邀请几位专家,负责回答孩子们的提问。答问专家均是某个领域非常出色的研究人员,什么来历,杂志里都看得到,作答极为严谨。

小学开始流行马克笔了,孩子常常会问:马克笔为什么写了不容易擦掉?

原来墨水中有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墨水一旦离开鼻头,溶剂挥发,色素就会附在表面,因为墨水不溶于水,所以很难被擦掉。

存钱罐称为pig,原来是因为误读了黏土pygg(读音为pug)的读音啊~~

这个问答环节,绝对是好奇宝宝的福气!大家一起来大胆提问、增长知识吧!

2、做家庭实验,有趣实验搞懂复杂科学

在读费曼传记时,常常惊讶费曼父亲是怎么教育出这个天才娃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把所教的知识概念变成可触可摸。这也是《万物》创刊的初衷。

将复杂的科学,让小孩子都能懂得、然后爱上。

《万物》严格遵循孩子最基本的阅读天性与好奇心,不断尝试、研究将最前沿的科学、复杂晦涩的科学原理一一拆解,让孩子看得懂、动手做,吸引他们自己去深入研究,寻找万物的答案。

比如什么是摩擦力,做完这个实验,5岁小孩都能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

找两本差不多200页的书,摩擦其中两页,几乎没啥阻力。但当200页纸合并在一起,摩擦力就非常大,拉开书本变得极为困难。

这个迷你行星系统实验挺妙的,用黏土和铅笔、手电筒,让娃彻底搞懂啦!

用黏土制作直径5公分的小球,代表地球,弄一小块不同颜色的点在地球上,代表我们自己,插入一支铅笔,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转动铅笔看见黏土球光影的变化,对应日出日落。再同样方式制作月球,直径为3公分,模拟月球的周期。这样就能帮助孩子了解日出日落、月缺月圆。

小孩子操作要注意安全哦。

每期《万物》都精心策划了这两个环节:跟专家对话,为孩子答疑解惑;各种巧妙、易操作的实验,让孩子动手了解复杂的科学。

将孩子的心态揣摩得透透的,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为他们埋上科学的种子,就连阅读能力都提高了很多。

就这样日积月累,孩子阅读《万物》时,不知不觉就学了好多自然科学、理工科目知识。

总之,这本让孩子期待的少儿科普《万物》杂志,一定会为孩子带来全新、酷炫的探索之旅。希望他们不断地探索,走到我们的前面,去拥抱未来,快乐长大、快乐学习!

推荐家有 5岁+孩子的你

每月1期

一年 298元

每月 1杯奶茶的价格

让孩子津津有味地读 88页科学知识

内容 够广博、够前沿、够有趣

时效性强又有深度

物超所值!

杂志适合的年龄是5—70岁。不过根据我们调查,5、6岁的孩子自主阅读有点困难,适合亲子阅读,8岁以上孩子可以自主阅读~

《万物有科学》音频50集+《万物冷知识问答》20集,一共70集。

✔ 《万物有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集 洗澡水砸不死蚊子吗?

第二集 游泳池里居然有很多尿?

第三集 蛇是一条脖子顶个头,还是一条尾巴顶个头?

第四集 会流“血”的人造肉用了什么“黑科技”?

第五集 鲸鱼死后,变成了一座海底美食城第六集 其他星球天气好神奇,木星上的旋风像一朵花······

✔ 《万物冷知识问答》(满足孩子好奇心)

▌主要内容包括:

1、睡梦中的时间会过得更快吗?

2、蜘蛛为何不会被自己的网黏住?

3、为什么手指脚趾泡水后会起皱?

4、猫从高处摔下真的没事吗?

5、冲马桶到底该不该盖盖儿?

6、耳机线为什么总是缠在一起?

7、假如月亮消失会发生什么?

8、如何寻找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

······

音频讲诉方式亲近自然,内容也非常有趣,孩子很容易被吸引,不管是正儿八经地听,还是利用碎片时间在上下学、旅途、睡前都可以听!随时随地,帮孩子加餐!

关于音频的获取方式

1、购买后请扫码关注万物科学市集微信号。

2、进入微信号,点击底部菜单:我要兑换,输入收到的兑换码(兑换码将于春节结束后,预计2月中旬统一以短信形式发送)。

3、兑换成功后即可收听,每周一次定期更新。

4、点击底部菜单:我要收听,即可随时收听最新节目。所有节目永久有效。

团品: 《万物How It Works》2020年刊(共12期,2020年1月~12月)

特别赠送价值138元科普音频

适合年龄:5~70岁 (8岁以下亲子共读,8岁+自主阅读)

发票:纸质发票,单独寄送。如需开票,请务必在订单中留言备注:发票抬头、税号、电子邮箱。信息缺失默认不开票。

退换货: 期刊杂志下单后不支持退订,请谨慎下单!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