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的尊称,鼠为啥能称老?99%的人不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68
导读

马上就是鼠年了,在中国,“老”是一个尊称,那为什么鼠能称老呢? 且不说,鼠之强大,早贵为天官;也不说老鼠嫁女之类的故事,且看一幅对联:开张那天,酒店来了很多客人,秀才也来了,但他不是来吃饭的,而是站在店门…

岁至子鼠,年轮再转。马上就是鼠年了,在中国,“老”是一个尊称,那为什么鼠能称老呢?

称老,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心

人老称尊,姓前呼老,如老王、老李,最得意的恐是老钱,因为老有钱了!

我舅老张,人呼老张之年,颇兴奋了一年,文化人之自尊心也。从“老子”巨圣,父辈人也多“老子”自称。

鼠何呼老?老鼠,家害也。

钻洞打穴,毁墙捣堂;偷粮拉食,夺人口粮;带疾传疫,害人性命。为什么?鼠无论大小,众皆呼老呢?

这难道不悖文化自尊?

老鼠家害,人恨之。药之,捕之,陷之,恐之不尽。然,鼠的繁殖能力极强。

俗语道: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一般情况下,幼鼠经过两三个月就能发育成熟。一对成年鼠一年后会有一万五千只后代,可谓十世同堂。

即使,上世纪全民灭鼠,亦不能歼绝。现尚居世几百亿,人类十倍以上,活得还挺滋润。鼠行于土洞墙梁之间,井道垃圾之内,山林稼穑之中,真是抗暴“英雄”,打不死的小强!

人民的恨绝从不间断,古称贪官为硕鼠,称盗贼为鼠辈,目光短浅称之为“鼠目寸光”,被世人唾弃称之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称鼠为老鼠,老字呼之,绝非尊崇。

《论语》有云:“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鼠捕而不灭,药而不绝,犹如人老而妖,何等老奸巨滑,正是恨绝,故称老鼠!大大小小皆称老鼠,绝无怜爱之意。

鼠为象形字,摹尽尖牙利爪也

从甲骨文来看,侧重描摹了偷粮贼形象,粮食四处散落,鼠利齿吞噬,长尾巴拖地而警。从小篆来看,不仅描摹了尖嘴利牙,更强调了利足之健,长尾也更长了。

无论,“老“字传说,还是造字之像,无不透露出人民对鼠之切齿。老鼠之“老”,确实是憎之恨之呀!

中国文化之意蕴多义,真得让外国蛮夷们跪之再跪了!!

鼠之乐

老鼠与人相生相杀千年,人不再增多,鼠不见减少,其中欢乐趣事也不鲜见。

且不说,鼠之强大,早贵为天官;也不说老鼠嫁女之类的故事,且看一幅对联: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一家酒店,愿出十两银子求一副对联,贴在店门柱子上。有个秀才找到财主。财主也大方,先付给他一两银子作为定金,说:“对联要夸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 店里又没有老鼠。”秀才回到家,皱着眉头想了一晚上,终于写好了。

第二天,秀才去找财主。秀才念了一遍:“养猪大如山, 老鼠头头死;酿酒总是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财主听了非常高兴。他应该再给秀才九两银子,可他不想给了,秀才也没办法。后来,财主的酒店开张了,店门柱子上贴着秀才写的对联。开张那天,酒店来了很多客人,秀才也来了,但他不是来吃饭的,而是站在店门口大声读起了柱子上的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总是好造醋, 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客人一听,都走了。财主气坏了,脸都绿了!

这个故事,我们的语文老师恐怕都讲过吧?!句读何其重要,标点符号何其重要!

还有这个歌谣,给大人孩子们带来了何其多的欢乐啊!鼠还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呵!

鼠年快到,鼠年说鼠,逗君一乐!

莺歌燕舞拂柳色,鼠须妙笔染春光。

恭祝诸君:鼠年大吉!包盈仓实!

来源:新老人

笑问人间谁是客?

对不起,我没那么大度!

|老刘的心 灵鸡汤

1442 期

免责声明 图文编辑 综合自: 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