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来!2020年我国多项技术突破,最后一个远超美日世界首创。据媒体报道,美国曾有专家预测,在2020年,中国有3项技术或将实现重大突破,分别是登月、火星探测及可燃冰开采。其实,美国专家预测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实现,我国的科研以及空间探索等能力就会更上一层楼。那么,美国专家预测的到底准不准呢?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吗?
2019年,我国探月工程已取得很大成就,“嫦娥4号”成功在月背预选区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月背图,成绩喜人,在几个2019登月国家中脱颖而出,印度、以色列发射的月球探测器,都死在了在半路上。官方表示,“嫦娥5号”将在2019年底前后发射,如今看来,极有可能是在2020年。
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若成功,将会完成月球取样任务,意义重大。不过,相比于月球来说,或许火星对于我们的吸引力会更大,因为它更加神秘。火星的自转周期几乎与地球相同,昼夜分明,四季更替,因此人们认为火星上或许有生命存在,也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栖息地,所以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就成为了人类的重要工程之一。
资料显示,1964年,美国曾成功发射一枚火星探测器,而且截止今天,世界上只有美国已掌握火星探测技术。不过,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确实已经启动,一旦成功,将打破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资料显示,2019年10月11日,中国“火星一号”探测器正式公开亮相,并计划于2020年择机将其发射至火星。如此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好消息,令无数国人激动。
那么,第三项重大突破技术是什么呢?它有别于前两样技术,不是空间探索,也不是科学研究,但是它能给中国带来实实在在的能源利益,并维护我国的能源和经济安全。它就是可燃冰开采技术。资料显示,可燃冰的甲烷含量是普通天然气甲烷含量的60倍,它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而且全球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大部分位于海洋。
令人兴奋的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海上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远超美国、日本等国。不过,技术可行还远远不够,我国当前还面临一些其他难题,比如,如何更低成本、更安全地完成可燃冰运输及使用等。资料显示,我国所谓可燃冰商业化或许在10年之后,这条路尚且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