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子弹的口径,我们最熟的莫过于7.62毫米子弹了,这种子弹的口径通用性强,不仅有步枪子弹,还有手枪子弹,而且步枪子弹还分为全威力子弹和中间威力子弹,这么区分原因主要在于弹壳长度不一
其实最早进入我国的近似7.62毫米子弹的是大名鼎鼎的驳壳枪所用子弹,这种子弹确切的规格为7.63*25,相比于其他手枪子弹而言,这种子弹射程较远,穿透力较强,
看得出来,这种子弹比较短
后来,苏联工业化时期,继承了驳壳枪子弹的优点,改造成7.62*25毫米手枪弹,用于他们的托卡列夫手枪上,该手枪建国后被我国大量引进,通过改良,又变成了我们大名鼎鼎的54式手枪
54式手枪及子弹
驳壳枪子弹因为与托卡列夫手枪弹口径差距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
一战时期,冲锋枪开始产生,其实冲锋枪打的就是手枪弹,二战时期,苏联的托卡列夫手枪弹用于冲锋枪上,就产生了世界闻名的波波沙冲锋枪,相对于德国及美国英国的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在射程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射程为200米
冲锋枪弹鼓内部子弹
当然了,7.62毫米的子弹最多的还是步枪子弹,二战时期的两个大国美国、苏联主力步枪用的都是7.62毫米口径,只是弹壳长度不一,美国的春田式步枪、加兰德半自动、m1917、bar、m1919机枪用的是7.62*63毫米子弹,而苏联的莫辛纳甘、捷格加廖夫机枪、m1910重机枪、郭留诺夫重机枪用的都是7.62*54r子弹
加兰德
莫辛纳甘
因为机枪用的也是步枪子弹,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战后期,为弥补步枪子弹威力过剩以及手枪子弹威力不足的缺点,各大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间威力型子弹,苏联的就是7.62*39毫米子弹,而美国的就是7.62*33毫米".30口径M1卡宾枪普通弹",用于M1卡宾枪。苏联的就是7.62*39毫米子弹,用于SKS半自动步枪以及战后声名鹊起的AK上。
m1卡宾枪子弹
m1卡宾枪
7.62*39子弹
AK47
SKS
建国后,我军开始全面换装苏式装备,吸收改造后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武器系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我们的56半、56式冲锋枪、56式轻机枪、八一式自动步枪和八一式机枪,这几款武器用的都是7.62*39毫米子弹
之后的历史证明,苏联的中间威力型子弹是非常成功的。而美国的中间威力型子弹并没有什么特色,二战后就被淘汰了,后来的北约标准子弹是7.62*51毫米,只是比二战的标准子弹短了一点,看来美国人对于中间威力型并不感冒,这就是不如老毛子实用吧,当然了,这里还考虑了子弹小口径化的影响。使用7.62*51子弹的主要是M60机枪,德国的二战明强MG42使用该子弹后又称之为M3通用机枪
北约标准弹
m60机枪
战后,随着小口径步枪的发展,7.62毫米子弹一度被冷遇,但近来的实战证明,7.62毫米子弹还是拥有广阔天地的,小口径步枪也有其不足。
来源:特战之家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