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你看看这三个后果,光绪能承担得起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42
导读

尤其是慈禧这样掌控了清朝多年,党羽遍布朝野,能把皇帝玩弄鼓掌之间的人物,这种后果就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是无法承担了。这就决定了,强行刺杀慈禧,在缺乏理由的情况下,就变成了一种极其不负责的“甩锅”行为,失去了普遍…

一直以来,对清末的戊戌变法,许多人都有这种认识:这次变法,堪称是清朝最后的翻盘机会,可惜却被慈禧给灭掉了。以至于都有了这样的疑问:既然光绪和慈禧已经水火不相容了,为啥光绪不杀掉慈禧?这样一来,不就保证了变法是顺利实施吗?

问题是,杀一个人很简单,如何消除后果却太难。尤其是慈禧这样掌控了清朝多年,党羽遍布朝野,能把皇帝玩弄鼓掌之间的人物,这种后果就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是无法承担了。

其一、孝的问题

光绪能够登上皇帝宝座,毫无疑问是慈禧的功劳,是慈禧教养出了光绪。因此光绪才称慈禧为“亲爸爸”。两人的母子情,在维新变法或说光绪没有亲政前,是相当亲密的。况且,清朝也号称以孝治天下的。

对此,其实慈禧也相当清楚,所以在慈禧夺了光绪大权后,曾这样训斥光绪: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

意思就是说,傻孩子,今儿我死了,那么明天就该轮到你了!这句话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因为这是慈禧在得知了康有为等维新党人,要围困颐和园,想刺杀自己后,才当面训斥光绪的。而之前光绪却是否定了,康有为等人的这个计划。

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刺杀慈禧,孝这一关,他就没法承担。因为这将成为光绪的一个大污点,永远存在。而拥有这样污点的帝王,能不能顺利把持朝政,并推进变法,也就成了一个大疑问。须知,李世民杀的只是哥哥,都被当时和后世所不容,更何况光绪是杀“亲爸爸”了?所以,这就又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慈禧和光绪,其实是捆绑关系。

其二、没有理由杀慈禧

之所以说慈禧和光绪,是捆绑关系。是因为谁也没法否认,慈禧是把一个“同治中兴”的局面,亲手交给光绪的,使得光绪能站在一个相对顺利的平台上。

而戊戌变法,则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即,同治中兴被打断,清朝急速跌落时才开始的。所以,甲午战争,其实才是“戊戌变法”的催化剂。可偏偏这次海战,却是光绪亲政后独立作出的决定,没人能替他背锅。

从起因来看,光绪杀慈禧,根本就没有理由。且对于当时的许多大臣来言,难道戊戌变法后,就比同治中兴,更牛逼了吗?未必!

慈禧已经还政给你光绪了,是你光绪玩砸了,凭啥杀慈禧?这就决定了,强行刺杀慈禧,在缺乏理由的情况下,就变成了一种极其不负责的“甩锅”行为,失去了普遍的支持!

其三、能力决定论

光绪和慈禧,谁的能力谁更强?必然是慈禧!哪怕光绪被后世再美化,也没法美化他的能力。比如,甲午海战前,李鸿章一个劲地劝,现在打不得,不能轻视日本。可光绪却认为:日本是个弹丸小国,我大清打不过西方列强,难道还打不过小日本?

光绪,空有一番热血,却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就更不要说,对当时局势的了解和掌控了。哪怕支持他维新党人,也多是由不切实际者组成的。比如维新党人曾主张:丢弃蒙古,聘用日本人伊藤博文为相……这叫清醒?

所以,光绪跟慈禧一比,显得太嫩!根本不足以驾驭当时复杂的局面。这也是,为啥光绪和维新党人,在慈禧行动后,那么不堪一击的原因。

杀慈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把局面导入更糟!因为光绪和其支持者,太缺乏掌控能力,得不到实权派的支持。甚至会由于慈禧之死,而提前演变成“军阀混战”。这样一来,那些西方列强会更开心的要命。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非是为慈禧“招魂”,仅仅是基于当时情况下,两权相害取其轻的一种设想。慈禧的确比光绪更具有能力。而光绪也正是因能力的欠缺,才不敢杀掉慈禧的——因为光绪不是强人,他一直都需要慈禧为他撑腰。

所以,哪怕光绪展开了戊戌变法,试图推翻慈禧设定了一切,也不敢杀慈禧。毕竟这些后果,他承担不起。否认的话,以帝王权力争斗的残酷,光绪早就动手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