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原本计划在春节上映的影片一共有六部,例如:《夺冠》、《姜子牙》、《急先锋》、《紧急救援》等。但是为了分春节档这一蛋糕,徐峥不顾行规毅然决定也要在春节档上映,他的这一决定立即引起很多业内人士的炮轰,责怪他不守规矩。也是,他的行为确实很不地道,为了钱连底线都没有了。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本挤进春节档的《囧妈》却偏偏又赶上了新型肺炎的肆虐,为了疫情不扩散,七部影片纷纷表示撤出春节档,《囧妈》又“囧”了一次,提档成功了,又不得不撤档,最后徐峥手腕高明,居然来了一个网上免费看,钱赚回来了,也赢得观众的口碑。接盘的字节跳动也赢了好名声,对于徐峥、字节跳动、观众来说是多赢局面,归根结底,这是资本博弈的结果。
要知道,欢喜传媒的背后股东有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艺谋等大佬,而欢喜传媒董事主席是董平,他是资本运作方面的大佬,《囧妈》的一系列骚操作就是他们在背后运作的结果。6.3亿,相信《囧妈》如果真的在院线上映也很难达到这个票房,更别说还要分成,但是这6.3亿真金白银拿到手相信徐峥会眯着他的小眼睛内心暗喜:“不亏,不亏!”。
为什么说《囧妈》很难票房大爆呢?因为从这两天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反馈来看都比较失望,评价中关键词最多的就是 “无聊”、“强行煽情”、“平庸”,豆瓣评分现在已经滑落到了6.2分,这个分数对于一部众所期盼的徐峥大作来讲着实有些太低了!其中给三星好评的最多,达到了50%,还有将近20%的人直接给了两分,这个分数,在豆瓣中也就属于一个平庸但有少许亮点的影片。
口碑越来越差,如果真要和《夺冠》等六部作品PK相信很难有好的结果,其实徐峥和背后的欢喜传媒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守规矩”的徐峥玩了一把骚操作,又把其他六部影片制作方玩儿了。业内人士对于徐峥的言而无信,不守规矩一顿痛骂,甚至将徐峥钉在“行业耻辱柱”上,其实这大可不必这样严厉,为什么呢?
《囧妈》它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制片方也是综合分析了行情后才做出的“不合时宜”的决定。毕竟,拍片都是为了赚钱,什么社会责任感,什么服务大众,什么感恩热心观众的支持,都是X屁!玩的这么6其实就是生意而已。只要符合自身利益,即便背上所有骂名他们也在所不惜。很多人站徐峥,还有的人反对徐峥,其实还不都是为了自身利益。你这个小老百姓免费看了影片,得利了,你开心了,因为符合你的利益了。换之亦然,大家谁也别说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