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曾国藩说的“少年经不得顺境”,对孩子成长有利,你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21
导读

古龙说过:“一个人在少年得意,未必是福,而少年时的折磨,却往往使得日后能有更大的成就。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从小就把 “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理想,苦读经书,学识过人。 有一次,司马光为了早晨起来读书…

曾国藩可以说是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哲学一直是后来人学习的典范,特别是曾国藩的一封封意义非凡的家书,都是大家学习研讨的佳作。

曾国藩历经沧桑,身经百战,到了晚年的时候,归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人生感悟,讲出了他做人做事的处世哲学,赢得后人的众多鲜花与掌声。他用普通的三句话,总结出了人的一生必须要走过三个不同阶段。那就是“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而对孩子健康成长有警示作用的就是第一句“少年经不得顺境”。

曾国藩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

古龙说过:“一个人在少年得意,未必是福,而少年时的折磨,却往往使得日后能有更大的成就。一块美玉,不经琢磨,不能成器,人之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古龙的这句话与曾国藩的说法不谋而合。从古至今,多少名人志士出身贫寒,却依靠这种逆境中的磨练,最后获得成功。

白居易出生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动荡之年,他与自己的家人到处奔波求命,度过了很长一段艰难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从小就把 “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理想,苦读经书,学识过人。

悬梁刺股的故事成为励志经典

东汉时候,著名政治家孙敬有过“悬梁刺股”的故事。他小时候就喜欢学习,经常关上房门,独自一个人博览群书。读书时间长了,身体非常疲劳。他怕疲倦犯困影响到自己读书学习,就采用了“孙敬悬梁”的办法。

刘邦未起义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羽的老一辈是楚国名将,两人的出身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刘邦作为草根,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但是,项羽一路高歌猛进,做了西楚霸王,在垓下决战失败后,承受不了失败的痛苦,自刎于乌江。

有一次,司马光为了早晨起来读书,晚上睡觉前喝了很多水,转过天来果没有被尿憋醒,却尿湿了床。所以,睿智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若翻身,头就会滑到床上,就一定会被惊天早起读书,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最后成了一醒。从此以后,司马光每位能著作《资治通鉴》的一代文豪。

刘邦

所以说,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当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若缺乏承受能力,容易一蹶不振,前功尽弃,成就不了大事。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