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是宋高宗主张?是秦桧作怪?模凌两可。
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忠心报国的英雄,欲以一己之力挽既倒之狂澜,扶已倾之大厦,结果,他错了。而且错的不可收拾,他不仅赔进了自己,还有自己的儿子岳云及爱将张宪。
有学者说:岳飞在立储问题上,越职言事,犯了皇家大忌,令宋高宗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杀心。也有人认为,岳飞帅全国大半兵力,个性又耿直倔强,往往锋芒毕露,不搞韬晦之计,使宋高宗觉得岳飞自恃掌有兵权,难以驾驭;防范武将兵权过大,一直是宋王朝惜守的家法,因此,功高权重的岳飞,就被高宗视为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以致在收缴兵权之后,仍不想放过,要杀一儆百。
岳飞究竟为什么被杀,究竟是被谁所杀,80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是被奸臣秦桧所杀,故杭州岳王庙有秦桧等的跪相;也有人认为是宋高宗赵构属意于秦桧,如此秦桧则替人背锅800多年。
岳飞究竟为何而死,这要从岳飞与宋高宗和秦桧的利害关系说起。现代刑侦学有一条定律:“当一件刑事案件发生时,首要一点,看被害人之死对谁有利,则获益者为嫌疑人。”800多年前的冤案,谁是谁非说说而已,不加追究。
秦桧
首先说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秦桧1115年进士及第,后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词学兼茂科可是了得,科举名目之一,《宋史·选举志二》“大观四年诏:宏词科格法未详,不足以致文学之士,改立词学兼茂科,岁附贡士院试,取毋过三人,政和增为五人。”这就是说,词学兼茂科全国每年取士仅三人,政和时也仅仅只有五人。由此可见,秦桧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并非不学无术。现在流行的宋体文字就是秦桧所创。
秦桧在仕途初期,还是试图恢复宋朝河山的。其妻王氏系统的很多亲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当败类。然而他在北宋末年,却力主抗金。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使自己的力量削弱 。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派使索求三镇,秦桧上书言军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宋钦宗未予答复,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次上奏辞职。
及至金国攻陷开封,掳走徽、钦二宗,秦桧也未免其祸,一同被掳往金国,而且被金太宗赐给了完颜挞懒作为仆人。秦桧是读书人,懂事乖巧,文书通顺,很受挞懒喜欢,很多事挞懒都让秦桧去做。宋徽宗知道宋高宗即位,要秦桧向金国写降书,秦桧也就帮忙润色。
不知何故,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挞懒率兵进攻山阳(江苏淮安)时,秦桧却携家眷逃离金营,取道涟水返回临安(杭州)。这就是说,秦桧在掳去金国三年之后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南宋王朝的临时首都杭州,这不免为宋王朝的大官小吏们疑心不已,人们怀疑他是金国的奸细。然而,偏安一隅的宋高宗赵构,却相信秦桧的忠心,他一心要求和,只要有缓和局势的希望他都会去尝试,历经千辛万苦刚刚从金国返回的秦桧自然知道金国的内政如何,外交又怎样,这都是宋高宗想要弄明白的,自然对秦桧宠信有加,对于秦桧的建言也就言听计从。
岳飞
当然,秦桧通达世情处世方圆,会察言观色入境随俗,他立刻明白宋高宗的心里,完全没有恢复中原中兴宋室的打算,现在偏安一隅就是苟延残喘,过一日是一日,宋高宗良心未泯的唯一牵挂是自己的母亲还羁留在金国,议和是高宗的头等大事。于是,秦桧一改三年前的积极抗金,力主议和,以此赢得高宗的信任,连连升官,很快官拜宰相。
再看宋高宗赵构。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如果没有金国人入侵,他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金国入侵之初,他还被父亲送去金国当人质,只是金国人眼拙,没看出他是皇子,把他放了。只此一件事,他就对父亲不能释怀,认为父亲不把他当儿子,而是把他当人质。
再说,皇城被攻陷后,他虽然称帝,当上一国之君,却也是颠沛流离东躲西藏,足足有三年时间在外面逃难,大风大浪里饥一餐饱一餐,没少吃苦头。父亲和哥哥被掳走之后,他曾收到父皇的来信,要他力主议和,接回父兄。这时的赵构自身尚且不保,哪有与金国讨要父兄的心力。于是,李纲、宗泽的积极抗金,都只当是为他抵挡了一段时间,韩世忠、张浚、岳飞的抗金也仅仅是为议和谈判增加了一点筹码。他根本没有对抗金国的打算,割地、赔款、议和、称臣是他的唯一选择。
绍兴九年(1139年),高宗赵构知道父皇已经在金国病亡,而母亲还在,遂与金签订和议,试图要回父亲灵柩和母亲。次年,完颜宗弼却杀了主和大臣完颜昌,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但在顺昌、颍昌、柘皋镇等地大败,被迫退守开封。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完颜宗弼在给南宋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完颜宗弼
这就是英雄末路,这也就是宋高宗赵构的唯一选择。他要议和就得杀岳飞,要岳飞就不能议和,不能议和就要不回父亲的灵柩和母亲。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在父母和岳飞之间,孰轻孰重他没有第二选择。
于是,朝廷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岳飞、韩世忠回朝被罢官,岳飞、岳云、张宪被投入监狱,无论有罪无罪先是严刑拷问,尔后罗织罪名。“莫须有”的罪名从此诞生。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命令:“岳飞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