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压岁钱呢?
来源 | 娇娇妈(ID:jiaojiaoma8)
“各位各位,给大家提个醒啊,今年过年你们别给轩轩发红包了啊!
最近这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要是有了压岁钱,肯定一下子就被他花掉了。
尤其是咱爸咱妈,你们的心意我知道了就好,谢谢配合啦!”
表姐突然在家族微信群里发了这段话。大家很好奇,纷纷追问轩轩最近又干啥好事了。
“最近轩轩迷上了乐高,刚买了几套,现在又想买。不给他钱,他就说等拿到自己的压岁钱再买!不断他财路不行哪!”表姐无奈地说。
轩轩是家族的“团宠”,一到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
难怪表姐这么担心,她怕轩轩有了一大笔压岁钱,花钱更没有节制。
像表姐一样担心孩子乱花钱的父母不在少数,尤其是每到过年,七大姑八大爷一阵红包雨,孩子一下子喜提巨款。
做父母的怕孩子大手大脚乱花钱,想帮孩子保管,可孩子不乐意,
人家说了,压岁钱是给他们的,爸爸妈妈凭什么管,可是完全交给孩子吧,父母又不放心。
作为父母,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压岁钱呢?
为人父母,你会和孩子谈钱吗?
父母谈“钱”色变,不敢和孩子讨论钱,就是怕讲多了,孩子学坏。
事实上,不和孩子谈“钱”,孩子更容易学坏。
四川一位小孩,他想要一部智能手机,结果得到的却是一部便宜的老人机。
心有不满的他,趁家人不注意时拿走了爷爷2万元的看病钱,一口气买了4部手机,还送了一部给同学当“封口费”。
妈妈找到他时,发现钱都快花完了,而且孩子根本不当一回事。
妈妈痛苦不堪,后悔莫及。
孩子无法理解,这些红色的钞票,能救爷爷的命。
不理解钱的意义,自然就不在乎。
如果一开始,父母跟孩子说清楚买“老人机”是因为家里没钱,这2万元是要救爷爷的命的,也许就不是这样的结局。
不谈钱,不是保护孩子远离追求物质的恶,而是主动放弃了让孩子认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
《富爸爸穷爸爸》中写到: “从小就没有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会碰到四个问题:没有节制消费意识、需求排序意识、投资意识和危险意识。”
对钱没有概念的孩子,他不知道买个几千元的智能手机、重金打赏主播、清空父母的购物车到底意味着什么。
因为没人教,所以他不懂,因为不懂,所以任意挥霍。
作家罗伯特·清琦说: “如果你不能及时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来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
与其避而不谈,不如坦诚地告诉孩子钱的来源和意义,这样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金钱观,更好地享受人生。
没钱的孩子,都被养穷了
知乎上,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穷养经历。
她说,从小父母不会随便给她钱,还经常要她穿姐姐的旧衣服。
自卑的她,觉得自己很穷,配不上好的东西,她在同学面前不合群、不爱说话、不爱笑。
长大后遇到喜欢的人,她明明花了不少钱给对方买礼物,可始终不敢送出去,因为怕对方嫌弃。
并且她活得很矛盾,明明介意别人却要表现出不以为然,就连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觉得不应该、自己还不够好。
被穷养的孩子,内心都有极大的匮乏感。
贫穷的意识植根在他的内心深处,不管他长大后是否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他也很难改变自己“穷酸”的自我认知。
心理学家李子勋: 一个孩子能否比别的孩子成长得更快和更好,要看他对外部世界是否产生欲望,欲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
对世界的欲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对物质的欲望亦是如此。
同事小兰在很多人眼中,聪明又善良,有很多令人佩服的闪光点。
可她却很“不思进取”,领导好几次想要给她升职她都婉拒了。
从小到大,她被“穷养”惯了。渐渐地,她觉得“穷”是理所当然的,不该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至于升职加薪,这些她都受不起。
被穷养的孩子早早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如别人。
即使有钱,内心也是“一贫如洗”,活不出真正丰盛的人生。
花钱不眨眼,是一种“伪富养”
有些父母,坚信“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结果,物极必反。
美国一位叫Lil Tay的9岁女孩,前不久引发全网热议。
在直播中,她向网友展示自己奢华的生活,拿着一大把钞票夸张炫富。
不但如此,她还时常嘲讽穷人,表示“我喝的饮料都比你们大学学费贵。”
被“富养”大的她,虽拥有令人望尘莫及的财富,却没有人羡慕,因为这一切,太俗不可耐了。
他们有极大的财富自由,却忽略了 “越不受钱的限制,人生越容易失控”的道理。
还有一些父母,明明经济条件不好,却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想法“富养”孩子,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孩子活得光鲜亮丽。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位黑人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去商场购物。
妈妈看上去很穷,可孩子们一个个名牌加身。
经过一间名牌店时,孩子又要妈妈买衣服,可妈妈哪有钱啊,只好拒绝。
结果孩子恼羞成怒,当街痛骂妈妈,妈妈当场痛哭。
看到这样的画面,真的无比痛心。
这位妈妈,掏心掏肺把最好的给了孩子,不料却养出了一群白眼狼。
物质富养,是一种“伪富养”。
孩子花钱毫无节制、没有原则,终有一天父母和孩子都会尝到苦果。
懂得花钱的孩子,才是人生的好管家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说过: “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了。”
金钱并非洪水猛兽,父母的引导非常重要,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规划和管理钱财。
1.预备账本和银行卡,鼓励孩子“存钱”
在国外,不少父母喜欢给未成年的孩子一本账本和一张银行卡,让孩子自行管理钱财。
即便有压岁钱,父母也是让孩子存起来,而不是擅作主张“占为己有”。
存钱这个行为,由孩子来完成,能让他有参与感,懂得储蓄的意义。
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有物欲。正视它并合理引导,孩子对金钱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自觉的孩子最自觉》的作者说: 孩子内心拥有丰足感,他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2.建立理性的消费观
曾有人担忧,现在的孩子看不到现金支付,只知道递个手机过去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这对他们的消费观有很不好的影响。
得到的东西太容易,孩子反而不懂得珍惜。
在平时的消费活动中,父母可以让孩子陪同,亲眼看看实际的买卖是如何进行的。
提前列好购物清单,让他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同时在现场让孩子对照商品价标,明白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买东西需要慎重考虑,而不是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3.让孩子在金钱上有愉快的体验
8岁的时志茹,小小的年纪就出演过多部话剧,积攒了不少收入。
两年前,她开始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大学生、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
虽然她的家庭条件不算富裕,可是用金钱帮助别人,在她看来很有意义,也很有满足感。
奥斯卡•王尔德说: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引导孩子把钱用在对自己和对别人有用的事情上,他会明白原来金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孩子怎么花自己的压岁钱,看似和管理钱财有关,实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
《富养,没你想得那么烧钱》中说:“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未来能否丰盛。”
和孩子好好谈钱,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和孩子“谈钱”。
-作者-
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本文由公众号娇娇妈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D:judushu)授权。
寒假,让认真书写成为孩子的习惯!名师亲授, 中小学生硬笔书法课(视频) ,每天15分钟,写出一手好字! 扫码 免费领取 (仅剩最后67个免费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