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消息让我很吃惊。李诚儒的“霸气”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无论是《演员请就位》还是《我就是演员》,作为点评嘉宾,他的“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等等怼人金句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不得不说,演艺圈就李诚儒敢说真话、实话,还没人能治得了他。然而,他对自己的亲儿子,居然也这么苛刻,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李诚儒在节目中曾说,他的儿子李大海没有能力,除了人模狗样以外,没有什么好夸的。原来,他的这种“耿直”是不分人的,不管是谁,哪怕是亲儿子有不好的地方,他一样不留情面。面对父亲的评价,李大海一点也没有生气,他选择了洗耳恭听,认真思考。在我看来,长这么大,他可能早就习惯了父亲的严格。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位严格的父亲,具备训斥孩子的能力。但是,非要像李诚儒这样,在全国观众面前说儿子的不是吗?李大海长得十分秀气,有一点李玉刚的影子,这或许就是李诚儒认为的“人模狗样”。在李大海6岁的时候,父母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异了,之后他就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家里缺少了阳刚之气,李大海有点“娘”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不怪李诚儒么?
李大海的童年,他自己说是不幸福的。父母离婚,这怨不得孩子,但孩子必须要承受成年人犯下的错,这是不公平的。他母亲因为炒股亏了20多万,家里一下就紧张了起来。为了挣钱还债,母亲把他转到了寄宿学校。在别人的眼里,这个家境不好又是转学生的李大海就成了取笑对象。而李诚儒呢?离婚了之后也没钱,就摆地摊卖服装,根本没心思过问儿子。
所以,那些年的感情缺失,对于李大海来说是不幸的。直到李诚儒在《编辑部的故事》中找到了点知名度,才有所好转。除了拍戏,李诚儒还做服装生意,每天有几十万进账。日子好点了以后,他才有了时间过问李大海。在节目中,我们都觉得李诚儒太苛刻,无论对什么级别的演员都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其实,这就是他的性格,与生俱来,对儿子更是如此。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对李诚儒更了解一点。那时候,李诚儒已经“功成名就”,钱可以说是多得用不完。李大海从小就喜欢音乐,他想建一个音乐工作室,跑去问父亲借钱。跟王思聪这种大多数富二代不一样,他一毛钱都没有要到。李诚儒只给了他一句话:“自己筹钱。”看这个架势,只要李大海不是要饿死了,李诚儒是一分钱都不会给他的。
无奈之下,李大海白天摆地摊,晚上去酒吧唱歌,就这样没日没夜地赚钱。最后终于攒够了建一个音乐工作室的钱。当他拿着一叠叠钱走到父亲面前时,李诚儒的眼眶都红了。他知道自己当初的“狠心”没有错。天底下哪里有不疼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有能狠下心逼他们长大的父母。就像在节目中几个导演说的,李诚儒那是爱演员才说真话的。官腔谁不会呢?好听不中用。
所以,很多人觉得李诚儒出道比一些新演员早,他说那些话是倚老卖老。其实不是,就像他骂儿子一样,这就是他的性格所致。他曾放出话:“如果有一天,我李诚儒背不下来台词,我肯定不在现场装孙子。”就比如《大腕》中那个诤诤有词的疯子,340个字,一分二十秒的台词,他一条就过。没有那个本事、实力,李诚儒真不敢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