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物|这个年出不了门,在家嗑瓜子吧,或许能尝到幸福的滋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89
导读

作为南方人,吃了十多年葵花籽后,到北方我才亲眼见了一次牵挂在母体上的葵花籽。这些看起来被刚刚驯化不久的瓶中向日葵,成了传世之作,代表着当时欧洲文化傲视全球的影响力——我说这叫高级,它就是高级。 …

文 | 黄 祺

这个春节不太平。

不过啊,假期倒是延长了。大家保重身体、为疫区加油之余,该吃还得吃,该乐还得乐。

幅员辽阔的中国,各地食谱迥异。不过,有一样食物,但凡中国人,都要在过年时备下。它就是,结合了“吃”与“乐”的神物——瓜子。

嗑瓜子,是中国人无师自通的一门技艺,就好像有的民族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咱们,会吃零食就会嗑瓜子。

一切过往,皆留痕迹。爱嗑瓜子的中国人,十有八九在儿童时期就用上下对称的一对牙齿缺口,宣誓了这一生对瓜子的忠贞。这对“残缺”有自己的名字——瓜子牙。

笔者好奇去问一位权威牙医:瓜子牙真的是嗑瓜子造成的吗?严肃的牙医回答我:原因不重要,瓜子牙可以修补,你可以到医院看看。

我:不用不用,有瓜子牙嗑瓜子方便!

瓜子,其实是很多种瓜类种子的统称,葵花籽、西瓜子、白瓜子、南瓜子……这里主要讲流行程度最高的,葵花籽。

葵花籽,向日葵的种子。没从向日葵花盘上剥下来时是这个样子。

作为南方人,吃了十多年葵花籽后,到北方我才亲眼见了一次牵挂在母体上的葵花籽。生的葵花籽,脆弱娇嫩许多,尚未因为晾干、翻炒而染上一身倔强的人间烟火气。

野生向日葵栖息地主要是草原以及干燥、开阔的地区,原产地在南美洲,英文名“Sunflower”,可以译作向阳花。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首歌叫《社员都是向阳花》,歌词说:“公社是颗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花儿朝阳开,花朵磨盘大。”讲的也是向日葵。

西班牙人驯化野生向日葵后把它从北美带到欧洲,最初为观赏用。

这话,有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为证。

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作品。这些看起来被刚刚驯化不久的瓶中向日葵,成了传世之作,代表着当时欧洲文化傲视全球的影响力——我说这叫高级,它就是高级。

中国人,特别善于将阳春白雪化为世俗生活,没有把向日葵作为观赏之物,用来观赏的一般是无用的花儿呀朵儿的。一种植物一旦有了食用或者使用价值,我们就会更强调它实用的一面。

你说哪种人生态度更高级?其实没有定论。

19世纪后,世界各国都有了向日葵种子,中国也加入了栽培向日葵的行列。沉甸甸的向日葵果实,可以榨油,弥补中国内陆人匮乏的食物油脂来源。此外,嗑瓜子的行为,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业余生活,更带来了文化上的独特景观。活色生香的日子,用一把瓜子就能解释清楚。

有朋友去天津看了一场相声,坐进场子,店家已经备好香茶和瓜子。“以前我特别讨厌别人在公共场合嗑瓜子,可是在这里,我也自觉自愿地加入了嗑瓜子听相声的队伍。”他说。

在这样的场子里,究竟是油脂混合淀粉制造的香味让人上瘾,还是琐碎生活制造的笑料令人着迷?没人说得清楚。

相声茶楼,瓜子尚为配角,在各种故事里,瓜子就成了主角。

最爱嗑瓜子的中国人,据说是潘金莲。她登场的第一个POSE,就是倚帘嗑瓜子。“这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嗑瓜子儿,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做露出来,勾引的这伙人,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扠儿鸡。口里油似滑言语,无般不说出来。”

小说中有十余处描写嗑瓜子,大多数是潘金莲磕的。

研究《金瓶梅》的文人们说,这是一部中国美食大典。作者将最有特色的美食给最重要的人物做道具,也是很用心了。

把瓜子和潘金莲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个瓜子的“闲情”,潘金莲的故事,可不就是闲出来的么。还有一个闲美人,是电影《霸王别姬》里巩俐演的妓女菊仙,她去听段小楼的戏,一边嗑瓜子儿一边两眼放光地盯着舞台上的情郎。

不要以为瓜子就此被打上不正经的标签,中国人从来不跟美食过不去。

到了《红楼梦》,皇亲国戚、良家妇女,都是嗑瓜子的。“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丫鬟们“也有赶围棋的,也有掷骰持牌的,嗑了一地瓜子皮”。林妹妹嗑瓜子的娇美,是另一种风情万种。

传说中国盛产直男,按理直男们是最不屑吃吃吐吐特别娘们儿的食物的,我身边很多男人声称不吃螃蟹不吃虾,是因为嫌麻烦。

可吃瓜子,我看没有男人嫌麻烦。

无论江湖人士——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大侠们。

还是一国之君——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康熙,都没有拒绝一把瓜子带来的快乐或者安慰。

过去有人说除了中国人,其它国家都不嗑瓜子,后来才知道,咱们周边很多国家仿佛是不嗑瓜子的,反而是遥远的欧洲,跟我们一样酷爱嗑瓜子。

上大学时班上有位韩国留学生,女生们买了瓜子邀请韩国女孩宿舍闲聊,韩国留学生极其欣赏地看着来自各个省市的中国女孩娴熟地嗑瓜子聊天,最后也加入了进来。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嗑瓜子。

俄罗斯人是嗑瓜子的,世界杯期间,不少中国球迷赶赴俄罗斯,第一次发现了另一个嗑瓜子的新大陆。

香烟啤酒嗑瓜子,是俄罗斯小镇青年的休闲第一选择。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嗑瓜子的爱好本来就是从俄罗斯进入中国东北才扩散开来的,所以千万不要惊讶于别人的娴熟。

另一个大神级的嗑瓜子人群,是西班牙人。他们将瓜子全部扔进嘴里,经过嘴巴里神秘加工程序后,直接把瓜子皮吐在地上。据说一场球赛后,能扫出上百吨瓜子皮。

可见,对世俗愉悦的追求,并不是什么中国人的独门秘籍。

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普通人多。说是人生可咸可甜、可荤可素,其实大多数人走上的还是一条平安是福的庸俗道路。那些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人生,嗑着瓜子聊聊别人就够了,和家人过个团圆年,才是正经的幸福。

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获得授权!

转载时,须注明作者、出处和微信号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