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还在不断地升级,每天都有新的被确诊案例。
爸爸妈妈们无疑是最忧心的一群,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病毒,健康成长。
1. 孩子的口罩怎么选?
通常来讲,1 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1 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时都应该佩戴口罩,并且家长应注意检查孩子的呼吸情况。所有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不管外科还是医用防护口罩,口罩变湿或者被分泌物污染就换掉。
市面在售的口罩,按照年龄主要分成 1~3 岁和 4 岁以上两种选择,家长要根据年龄选择适合宝宝大小的口罩。
2. 如何给宝宝物品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 摄氏度 30 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优先推荐 75% 的乙醇(医用酒精)和含氯的消毒水(一般是指次氯酸钠「84」这类无机消毒液)擦拭地面、家具等。
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 30 分钟或蒸汽蒸 5 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
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可以通过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消毒。
孩子的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来达到消毒的效果。
3.如何给宝宝洗手?
不管到什么时候流动清水冲洗 + 香皂的方式都是首选。
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 12 个字:勤洗手、半分钟、流水洗、要擦干。
具体步骤参见下面的「 7 步洗手法」:
洗手结束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检查是否彻底冲干净肥皂泡,再擦干双手,以免潮湿的皮肤滋生病原菌。
4. 怎么选择宝宝免洗洗手液?
出门在外,可以选择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者消毒湿巾救急。
挑选儿童免洗洗手液时,要确保洗手液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70%~80% 消毒效果更佳,并且在有条件的时候,尽快用香皂和水洗手。
5. 带宝宝出门怎么防护?
少出门比什么都好!
如果必须要出门,尽量打车或自驾,少乘坐公交、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路程近,步行是最佳选择。
大人和孩子都要戴好口罩,保证及时更换的同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外部,以免病菌转移到手部。
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在孩子触碰外界后及时消毒,消毒彻底前尽量避免孩子吃手、揉眼睛、鼻子。
到家后要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为宝宝更换外衣裤,大人也要一起更换,避免接触中将病菌传递给宝宝。
6. 宝宝饮食有什么要注意?
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
并且,生熟食品要分别用两块切菜板和不同的工具进行处理,盛放生熟食物的碗也不要混用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都要洗手;做好饭菜后洗完手再去接触孩子。
另外,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千万不要将大人吃过的东西给孩子吃,也不要直接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7. 孩子发烧咳嗽怎么办?
需要去医院检查吗?
孩子出现发热和咳嗽不用过度紧张,疑似病例要同时符合这两点才能被纳入。
一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
或发病前 14 天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
二
临床表现
发热(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症状);
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胸片或 CT 上看有肺炎);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如果没有满足这两条,就可以按照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处理。
8. 必须带孩子去医院,如何做好防护?
大的原则是能不去就不去,一定要去的话,记得戴口罩。同时注意手卫生,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
9.孕妈妈要怎么加强防护?
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孕妈妈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锻炼。
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吃熟食。尽量少出门,遇到产检等一定要出门的情况,一定要带好医用级别以上的口罩,随身携带免洗手液或消毒湿巾。
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要注意监测体温,如果有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做好记录。
但不要自行用药,避免掩盖病情,要直接前往产检医院接受分诊,医生会推荐安全性较高的孕期用药。
如果准妈妈症状比较温和,也没有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最好在家中隔离,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